在野整合的催化剂

(合成图/资料照)

郭台铭宣布独立参选后,所有期待下架民进党的人,心中难免一震,忧心如此一来,政党轮替是否更形遥远了?然而,凡事都有一体两面,国民党与民众党在历经这场由郭台铭所牵动起的在野分裂波澜后,必须深刻体认到,在野是应尽快跳脱郭台铭所尝试主导的「逼谁配谁」命题,而是尽可能地综观彼此的政策、理念,乃至于价值,在求同存异的默契下,让双方能走向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极大化,这才不枉走了过去这段动荡的痛苦历程。

郭台铭一意孤行宣布独立参选总统,面对政治诚信破产,郭仍坚称他的参选,是为了推进在野阵营整合,借此完成政党轮替、下架民进党等目标;殊不知,这番话从熟稔商场尔虞我诈并购手法的郭董口中说出来,反而更突显其「宁可我负天下人,绝不可天下人负我」的霸气总裁任性人设,「虎与狐」两面性格,显露无遗。

不可讳言,从5月17日国民党中常会宣布征召侯友宜竞选下届总统以来,所谓「在野大联盟」的概念,就开始成为非民进党阵营思索推动政党轮替的主旋律;但如同你我所看见的,在蓝营自家闹分裂的氛围下,在野整合演变迄今,几乎陷入进一步、退三步的泥淖,虽还不至于糟糕到一事无成,但总是让人感到悲观大于乐观。

然而,郭的参选对在野整合真是有弊无利?或许,从郭的连串作为来看,或可有不同的另类思考。首先,郭台铭参选当天,被外媒问到能否接受副手等问题时,恼羞成怒,当众称新闻业就是制造业。这一幕看在资深媒体人、政治幕僚眼里,奇葩到令人不敢置信。又或,郭出席计程车工会普渡餐会,刻意营造与柯巧遇同框,吓得柯办直言很不舒服。套用时下流行语,政治上的霸王硬上弓,恐会予人「政治PUA」的感觉,别说选民,连过去对郭抱持合作态度的政治人物,恐都已避之唯恐不及。

在野整合僵局发展至今,正面看是好事多磨,回归现实面却可能是虚掷光阴。诚如柯文哲所言,很多事情正直诚信、自然就好,在野该谈论的重点不应是权位分配,而是彼此之间的政策理念是否相符。

换言之,在野整合不是谁配谁、一加一等于多少的数学题,而是需要反复验证的「化学题」。究竟要拿什么分子或元素搭配、要用什么充当催化剂?才能成功产生化学链结反应,造福人群。稍一不慎,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最终落得核爆分裂毁天灭地的悲惨下场!(作者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