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炸裂的科幻电影在这部96年前的影片面前都是晚辈

有的电影好看,有的电影经典,但是《大都会》只能用伟大形容。

《大都会》由弗里茨·朗执导,上映于1927年,从上映开始,就被多次删减,原版影片早已残缺不全。

虽几经修复,但现在能看到的并非朗亲自完成的原版,而是发行商、审查员和展映者重重删减的版本。影片的修复工作是在参考蒂娅·冯·哈布(Thea von Harbou)的小说基础上进行的,蒂娅是德国女演员、作家,也是弗里茨朗的第二任妻子,《大都会》就是编自蒂娅的小说。

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大都会》在电影还处于孩童时代的阶段,就用一个充满未来想象、曲折情节、人性冲突和哲学思辨的方式讲述了资本社会两极分化的残酷事实,它的艺术成就是空前的,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幻电影杰作。

人机共生、机器人、空中走廊、飞行汽车等现在还处于科技公司理论探索阶段的事物在影片中就已出现。而影片所创造的怪诞科学家、科学家的工作间更是成为其后诸多科幻电影的创意蓝本。

此外,影片令人震撼惊叹的视觉特效设计、极具未来感的置景、张力十足的拍摄手法与镜头语言、演员们戏剧化的演绎方式等,都呈现出了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与独创性,成为德国表现主义的巅峰代表。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都会》是众多科幻电影的母体,大多科幻电影都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响与启发。

其中,《移魂都市》(1998年)、《银翼杀手》(1982年)、《第五元素》(1997年)、《阿尔法城》(1965年)、《洛杉矶大逃亡》(1996年)、《千钧一发》(1997年)等影视剧都由《大都会》衍生而成。而《银翼杀手》中的复制人的塑造灵感直接来源于《大都会》中怪诞科学家罗德王发明的机器人“Hel”。

影片讲述故事的方式更像是通过视觉艺术来推进情节发展。即便经过重重删减,在当前看到的版本中,仍然可以发现影片视觉艺术的开创性与震撼魅力。仅仅通过画面就呈现出了一个非常复杂、曲折、怪诞、冲突迭出的寓言式未来故事。

片中有许多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场景设计。

比如,影片开场,劳工阶层纵向交接班,上下电梯的统一化、呆滞化的麻木场景。

罗德王在地下墓穴中追逐真玛丽亚的场景。

玛丽亚向工人们演讲时出现的巴别塔。

机器玛丽亚舞动时,富人们蠢蠢欲动叠化出的满屏欲望之眼的场景。

机器玛利亚煽动劳工阶层暴力反抗的场景。

即便当时没有强大的数字技术,但是仍然凭借影片当时的特效大师和摄影师创作出了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影像洪流,冲击着人的感官与审美。

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与人依旧处于极端不平等的两极分化的社会。

它由两个群体构成。一个是掌握生产资料、生产工具、资源等一切要素的富裕权贵阶层,另一个是出卖劳动换取恶劣生存条件的劳工阶层。

权贵阶层居住生活在繁华、先进、壮观的《大都会》里,那里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奇异、壮观的摩天大楼,以及高端的体育场所、奢靡的娱乐中心等生活配套。

劳工阶层则生活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城,整日与机器打交道,一个个如麻木呆滞的提线木偶,过着没有希望、没有光明的循环日常。

如果不是女主玛利亚带着一大群孩子偶然打开了一扇门,这个社会的两个不同阶层和群体仍将毫无交集。

玛利亚出身于劳工阶层,善良、宽容、美丽、圣洁并有着超出一般劳工的见地与智慧。她会在劳工们下班后向他们宣讲以和平方式争取权益的主张,获得了劳工们的拥戴与尊重。她在宣讲中告诉劳工们会出现一个协调人,协调人会与权贵阶层谈判,帮他们争取更多的权益,让他们耐心等待。

当玛利亚带着一大群劳工阶层的孩子闯进了男主弗雷德游玩嬉戏的乐园时,男主被女主的美貌与圣洁气质深深吸引,也第一次见到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他们衣不蔽体、瘦弱惊恐。

女主的出现不仅激发了男主的爱意,也激发了男主对劳工阶层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因此,男主不顾管家劝阻,走进了劳工阶层所在的地下城,然后对劳工们工作的场景、工作条件产生了深刻的震撼与同情。

在男主亲眼目睹了一起机器失控的惨烈景象后,决定与他父亲也就是大都会的主人与权贵阶层的代表约翰·弗莱德森商谈,期望父亲能改善劳工阶层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男主的举动激怒了父亲约翰·弗莱德森,而得知劳工阶层正在偷偷进行着某种集会,更加强了约翰·弗莱德森对劳工阶层的忌惮。于是,约翰·弗莱德森去向怪诞科学家罗德王寻求建议。

在影片中,罗德王的角色设定是城主约翰·弗莱德森的情敌,约翰·弗莱德森非常依赖罗德王的科技头脑与发明创造。

在证实了女主对劳工阶层的影响力后,约翰·弗莱德森与罗德王共同制定了一个计谋。即,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摧毁女主玛利亚的圣洁形象,然后以一个假玛丽亚的形象瓦解女主在劳工阶层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并通过假玛丽亚的煽动让劳工阶层集体暴动以便城主武力镇压,把反叛意识尽早扼杀。

只是约翰·弗莱德森没想到的是,罗德王在他们的计划之下还隐藏着其他险恶企图。罗德王计划通过控制真假玛利亚,不仅让权贵阶层拜倒在假玛利亚的淫荡诱惑中,还通过对真玛利亚的污名化摧毁男主弗雷德的爱情,让约翰·弗莱德森与儿子父子决裂,彻底摧毁约翰·弗莱德森的大都会,实现他(罗德王)对情敌的全面报复。

影片也有很多对人性尤其是乌合之众的揭露与嘲讽。

比如,劳工阶层因为机器玛利亚的煽动就群体暴动,炸毁机器、淹没城市,完全不考虑他们的孩子以及生计,在暴动破坏之后,他们手舞足蹈地疯狂欢庆,而茫然不知他们的孩子们将要被决堤的大水淹没。

再比如,玛利亚由圣女突然转变成巫女,劳工阶层对她的崇拜、敬仰转化成唾骂与打杀都是极其短暂的事情,他们没有经过任何的求证与思考轻易就相信了一个新的煽动性言论,去否认甚至去残害曾经给予他们希望的玛利亚。

而富裕阶层长期骄奢淫逸,当面对妖艳的机器人玛利亚时也集体失控,瞬间释放出集体的贪婪欲念,甚至大打出手。这些集体性的鲁莽行动都折射出乌合之众的盲目、愚昧与易被挑唆利用的工具性。

简言之,一部《大都会》,让资本所代表的权贵阶层的冷酷、科技的失控与工业化的反噬、乌合之众的盲从与愚蠢都被直白呈现于观众面前。无论何时观看,这部影片带给我个人的冲击与震撼都会久久难以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