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的野望——俄羅斯眼中的敘利亞

在叙利亚政府的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丁下令出兵,对叙国国内的「恐怖分子」发动空袭。 图/美联社

今年九月五日,多达两千名俄军战斗部队人员迅速进驻叙利亚。普丁态度丕变,承认将接受叙利亚政府请求,直接介入叙利亚内战,协助对抗伊斯兰国,且证实军队已部署在当地,震动了叙利亚局势。

消息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以下简称北约)各成员国均感错愕。连美国国防情报局长史都华(Vincent Stewart),也在几天后的美国国家安全高峰会(National Security Summit)上语出惊人地表示,包括他跟美国国家情报局长布瑞南(John Brennan)都还在评估,俄国本次行动的企图是什么。这足以显示普丁这次出招之快,连美国最高情治单位都始料未及。

美国愤而表态要阿萨德政府下台,已经是九月二十日的事情。不久,俄国出动战机全面轰炸,积极程度更被媒体形容「像是在赶进度」,如十月八日单日轰炸任务就多达六十七次。

动作迅速的俄国暂时在叙利亚局势上占尽先机。许多观察家都认为,俄国将可能顺势扑灭美国策动的革命之火;其表面上打击伊斯兰国(IS),私底下剿灭反叛军,并在叙利亚政府安插自己的人马。可以说,叙利亚内战已全然「国际化」,在各式重要决议的背后,都能看到大国博弈的影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俄罗斯,对叙利亚局势的干预也正式白热化。

西方诸国介入叙利亚的动机似乎很明显,无论是基于人权、民主或是现实利益,都能从阿拉伯之春以来的脉络略知一二。反而俄国这次介入程度非比寻常,动作频频的背后似乎存在着比「逢美必反」更深层的原因,而且预示了世界局势未来可能的变化。

叙利亚在俄罗斯的棋盘上,究竟被放在什么位置?

本文试图从俄罗斯视角窥见问题全貌,着重在分析叙利亚对俄国的战略意义,探讨俄国为何企图主导叙利亚局势,以及欧俄在此角力无可避免的原因又是什么。我希望能为读者勾勒出,叙利亚局势背后俄国因素的概括轮廓。

透过内部斗争,普丁将铁幕崩溃后陷入近十年无序状态的俄罗斯政局,带回中央集权的状态。 图/美联社

▎俄罗斯版的大国崛起

叙利亚对俄罗斯来说,是冷战后复苏、重返东欧及中东的必经要地。如果允许欧美在叙利亚建立常驻据点或是亲西方政权,未来俄军要往中东及地中海发展的战略空间,将受到限缩。叙利亚内战的本质,也是北约、俄国两股势力最新的撞击点;谁最后在叙利亚留下,必定会让另一方备感威胁。

苏联解体后,欧亚大陆上的权力真空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包括德国统一、南斯拉夫解体、科索沃独立等等。直到欧盟稳定发展后,大致填补了这个真空状态,欧洲局势才开始和缓。趁着俄罗斯内部动荡,欧盟持续东扩,纳入了大部分东欧的前苏联国家。直到去年三月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并吞,世人才惊觉原来后苏联时代的权力震荡,竟然还是进行式;而且随着俄国国力复苏,欧洲和平真正的挑战才正要来临。

当今俄国菁英,多经历过1990年代苏联解体那失落的十年;其中不少人认为当年戈巴契夫的善意被利用,才导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失序,国际安全局势也未因此改善。对他们而言,欧盟东扩象征着原本的敌对集团北约,利用欧盟经济体的名义扩张到家门口注1,这是美欧的背信。普丁上台后的对外政策,就反映了这种信念。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丁于2000年上台,透过内部斗争,将铁幕崩溃后陷入近十年无序状态的俄罗斯政局,带回中央集权的状态。他同时将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资源与欧洲诸国能源政策接轨,并以此为杠杆,一边吓阻北约介入,一边对外扩张。2008年俄国入侵乔治亚,实质控制了南奥赛提亚与阿布哈兹两个前苏联共和国;去年从乌克兰并吞了克里米亚,更持续支持乌克兰东部分离主义者、裂解乌克兰。

现在的俄国有能力形塑周边国际局势,实质反制欧盟东扩。2013年以降,俄罗斯下一个十年的「三海战略」轮廓已经大致形成:其透过在北极海、波罗的海、地中海的军事扩张,并巩固黑海霸权,以期能有效压制北约、分化欧盟,并在东欧诸国创造出一圈缓冲带,将冷战后节节败退的局势回推。

叙利亚就是这盘欧俄赛局中,俄国下的一步险棋。

叙利亚内战的本质,也是欧美集团、俄国两股势力最新的撞击点;谁最后在叙利亚留下,必定会让另一方备感威胁。 图/美联社

▎伊斯兰国的杠杆效应

叙利亚的地缘重要性,对当前的俄国来说有战略、经济、内政上的多重意义。

2013年8月叙利亚内战方兴未艾之时,阿萨德政府对可能窝藏反抗军的大马士革东郊平民区,投放国际间早已禁止多年的化学武器,实施无差别攻击,造成许多无辜儿童失去宝贵生命。原本就暗地支持反抗军的美欧各国,更有了直接介入内战的理由;其欲复制2011年介入利比亚内战的模式,由联合国授权联军武力介入,推翻阿萨德政权,扶植亲西方的新政府上台。

然而,伊斯兰国的壮大,给了俄国有利杠杆。俄国发动外交战,取得美国共识,先「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美国承诺,只要叙利亚同意联合国销毁化学武器,并签署《禁止化学武器公约》(CWC),将暂且不向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出手。在「阻止伊斯兰国持续扩张」的共识基础下,各方暂时按兵不动。

到去年五月为止,俄国联合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连续多次挡下追究叙利亚政府违反人道罪及战争罪的决议,等于全面封杀了联合国授权西方武力干涉的可能性。这也宣告了,叙利亚动荡局势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大国角力陷入僵局,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今日见到的欧洲难民危机。

欧洲难民危机的涌现,只是俄罗斯利用叙利亚「重返欧洲」的序曲。

伊斯兰国的壮大,让俄国在地缘政治上取得有利杠杆。 图/路透社

▎俄罗斯重返欧洲

今年一月,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宣布俄国自2015年起,将进行「重返三海」计划,把北极海注2、波罗地海、地中海的军事化列为国防重点项目,发展俄军在极圈地区注3、加里宁格勒、三月才「收回」的克里米亚等地的军事部属能力。

五月底开始、由挪威领头的「2015 北约北极挑战军演」(The Arctic Challenge Exercise 2015) ,共来自九个国家的四千名军人参与,其目标假想敌想当然而为俄罗斯。不料俄国也无预警宣布,将在同一时间进行「临时战备演练」,在极圈地区出动了至少三倍于北约的一万两千名军人与250架军机,较劲意味浓厚。

事实上,英国国防大臣法隆(Michael Fallon)于今年初就语重心长地警告,在叙利亚的布局稳定后,俄国接着将对境内俄裔人口众多的波罗的海三小国出手,建议三国及早备战。连本来采取军事中立态度的芬兰跟瑞典,今年九月已经开始考虑加入北约,足以想见俄国军事扩张步步逼近欧洲的紧张态势。

那么,英国国防大臣指的「俄国的叙利亚布局」又是什么?

「俄国的叙利亚布局」又是什么? 图/美联社

▎叙利亚对俄的战略价值

俄国海军目前不具备远程投射军力的能力,因此相当仰赖军港作为后备补给基地,这也是为何俄国的「三海战略」中,相当注重取得港口使用权。俄国至少从2012年起,就开始提供军武给叙利亚政府,而叙利亚则提供塔尔图斯(Tartus)军港作为俄国海军出入地中海的基地注4。俄国更在今年三月与赛普勒斯达成协议,让俄国海军将进驻赛普勒斯军港注5,大大增加了俄国在地中海的压迫感。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Sergey Shoygu)的说法,俄罗斯正在寻求建立永久性驻外海军基地,以确保俄国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这也暗示俄国势力将首度在冷战后重返中东地区。事实上,塞浦勒斯距离叙利亚的塔尔图斯军港不过240公里左右,俄国此举颇有事先买保险的意味,显示其无论如何都要重返中东的决心。

控有黑海与地中海东岸的俄国,将率先迫使土耳其不得不在西方跟俄国之间保持中立。东欧临海诸国,不久也将面临同样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叙利亚议题已经反映出俄罗斯「三海战略」的价值所在。北约成员国之间,对于俄国与伊斯兰国的扩张,在威胁程度的认定上已产生利益分歧。波罗的海与北欧、东欧正全面戒备俄罗斯西进的同时,西欧与南欧则苦于叙利亚难民潮。也就是说,俄国若能好好利用叙利亚情势,北约连安全方针的统一,都遭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经济动能与安全威胁

俄罗斯持续提供军火,甚至不惜直接介入叙利亚,同时还有经济上的原因。欧盟因去年克里米亚事件而对俄国实施的经济制裁已见成效,而中东动荡所形成的军火需求,恰好成为俄罗斯萧条经济的救命仙丹。国际货币基金会(IMF)曾表示,欧盟此举对俄罗斯这一年来的经济造成可观影响──俄国通货膨胀率将达18%,GDP衰退1-1.5%,接着几年的长期效应将达到9%的GDP损失,近一成GDP蒸发注6。俄罗斯经济部长乌柳卡耶夫(Alexey Ulyukaev) 也坦承,今年俄国官方预测经济衰退为三至四个百分点。

然而,根据瑞典和平研究所(SIPRI)今年三月的报告显示,俄国军火出口自2010年以来,占全球军火贸易总额27%,过去四年的出口还较先前成长了37%。同时间中东国家军火进口成长54%,但大多还是来自欧美。若俄罗斯的武器能经由叙利亚战场实际操作,将有助于开拓中东武器市场;尤其是卢布大跌的情况之下,俄国武器的市占也可能逆势上扬。

听起来叙利亚内乱,对俄罗斯似乎利大于弊,但伊斯兰国兴起对俄国内部安全的威胁,却也不亚于其他国家。俄国政府最主要担心,国家经济衰退,万一境内的车臣共和国独立运动与伊斯兰国结合,会危及俄罗斯社会民心安定。目前加入伊斯兰国的俄罗斯公民,保守统计已经超过上千人。

车臣共和国于苏联崩溃后试图自俄罗斯独立,但遭到俄罗斯长年镇压,独立运动遂转向激进。最著名的恐怖攻击事件,就是「高加索酋长国」(Caucasus Emirate)策划的2010年莫斯科地铁爆炸案。伤亡惨重的爆炸案,连带削弱国际间对车臣独立的支持力道,「高加索酋长国」近年只好改针对俄罗斯军事安全部队进行攻击。

车臣地方媒体《高加索节点新闻》(Caucasus Knot) 的记者徐维多夫(Григорий Шведов)认为,伊斯兰国对俄罗斯的威胁,不在于直接裂解车臣,而是其对年轻的车臣独立运动者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对独立前景最感失望的人。伊斯兰国的渗透,可能导致新一代车臣独立运动,重新转向针对大众进行攻击的恐怖攻击事件。

车臣共和国总统卡德罗夫(Рамза́н Кады́ров)还针对伊斯兰国威胁,特地跳出来澄清事态并没外界想像那么严重,却让事情越描越黑。俄国观察家纷纷认为,官方出面保证,正表示严重性已升高到当局必须表态的地步。足以想见,俄国介入叙利亚之余,对于应该如何处理伊斯兰国这个潜在威胁,内政考量的权重也逐渐升高当中。

叙利亚内乱,对俄罗斯似乎利大于弊,但伊斯兰国兴起对俄国内部安全的威胁,却也不亚于其他国家。 图/路透社

▎后冷战世局的分水岭

十年后回看,我们或许将发现,叙利亚内战是世界局势在冷战后最具意义的分水岭。

叙利亚内战的本质,是错纵复杂的地缘政治,也是苏联解体后欧亚政局摆荡的缩影。俄罗斯巧妙利用叙利亚议题隔山打牛,不仅将美国的中东政策搅乱,还开始让北约诸国自乱阵脚,更为下一个十年的俄国复兴大战略夺得先机。

俄国将叙利亚视为实现「三海战略」的据点,企图借道重返中东、东欧等前苏联势力范围,夺回北约侵蚀的缓冲地带。利用叙国动荡产生的难民潮、军事协定,分化北约成员国,并取得未来有利于控制苏伊士运河及地中海东岸的军事据点。俄国若能在叙利亚立足,恐怕意味着北约的东扩的全盛时期即将画下句点。

值得注意的发展是,欧盟内部接下来几个月将上演唇亡齿寒的戏码。南欧、东欧诸国在难民危机的急迫压力下,可能转向不反对俄国迅速以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即便明知代价是牺牲波罗地海三小国岌岌可危的国家安全。

俄国「三海战略」的蓝图在不久的将来,将大幅改变我们现今所认知的欧洲。

俄国「三海战略」的蓝图在不久的将来,将大幅改变我们现今所认知的欧洲。 图/路透社

▎备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