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角力内幕 美霸占油气战略「全面锁死」俄罗斯!
《叙利亚战争沉思录》作者、北京国防大学博士况腊生在书中表示,美方之所以如此积极的出兵叙利亚,主要的目就是想借此将莫斯科排挤出国际油气市场;近年来,俄国的国家收入有70%来自石油天然气出口,如果能够掌握占据对方主要出口区的欧洲市场,等于是控制了一半的俄罗斯。
书中首先提到美国的计划早在1999年就开始,包括与土耳其、阿塞拜疆等国合作,一同建设可以绕过俄罗斯将向欧洲输送石油的系统——巴库-提比里斯-杰伊汉管线,并在2006年正式投产,年出口量达到5千万吨,这也打破了俄对里海石油外运欧洲的垄断地位;之后又提及了几条因为乌克兰危机、美方压力等而「难产」的俄罗斯油气管道,包括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南溪」管线、「土耳其流」管线与「北溪」管线等。
随即再点出了美国企图控制中东油气资源来进一步遏制俄罗斯。况腊生指出,当前美国已经控制了中东一半以上的油气资源,他们只要能够把中东丰富的油气资源输送到欧洲和世界,「就能控制俄油气出口市场,从而实现彻底遏制俄的目的。」
▼叙利亚东古塔地区度玛镇(Douma)疑似受到化学毒气攻击,该地长期被反抗军占领。(图/路透社)
书中显示,美国在中东的主要油气资源来自沙乌地阿拉伯、伊拉克与卡达,这些「石油美元」为美国霸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反观另一个中东能源大户伊朗,它东南西北四条通道中,北、南两条被美军重兵把守,东部本身因为极端分子的安全问题显得十分堪忧,至于剩下有机会的,就是西部的叙利亚了。
况腊生指出,在控制中东大部分油气资源后,美国开始着手控制中东重要的油气管线,其中最重要的是「什叶派管线」和「逊尼派」管线;其中前者于1952年投产,长达800公里,每天运输量可达30万桶;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迫不及待的将「基尔库克-巴尼亚」斯管道(什叶派管道基础)的伊拉克段炸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海珊想把这条管线的石油输出结算变更为欧元。
接下来文章提到了叙利亚内战全面爆发的一个关键点。2011年7月25日,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签署协议,要建造北方-南帕斯天然气田(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天然气田)到叙利亚东部港口的石油管线,这条管线得到了俄的大力支持。况腊生指出,「最重要的是该管线建成后,将抛弃石油美元,改用各国本币或人民币结算,这对美国的石油美元霸权构成直接威胁。所以协议签署后不久,叙利亚内战全面爆发。
▼叙利亚东古塔区内的度玛镇,可以说是满目疮痍。(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至于逊尼派管线,美方规划要将南帕斯天然气田的天然气,过伊朗,经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送往欧洲,所以美国必须推翻什叶派的阿萨德,控制住叙利亚,以联手沙乌地阿拉伯、卡达等国与俄罗斯发动石油价格战,并将俄方彻底逐出国际能源市场。
最后,况腊生也提及了目前的状况,在叙利亚境内接连失败后,美方改成积极控制中东库尔德人地区,包括鼓动伊拉克库尔德人独立,而以色列、沙乌地阿拉伯军表示支持。况腊生指出,如果库尔德人分布区如果完全独立,就能切断什叶派管线,什叶派管线从伊朗到伊拉克这段正好通过「库德斯坦」(一个库德人主要的聚居区,目前被4个现代国家所分割),包括伊拉克库尔德人控制的苏莱曼尼亚省。况腊生强调,不过支持库尔德人独立,目前而言只是个梦想而已。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路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