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本报讯(记者 彭波)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昭通市分行积极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金融赋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立足区域实际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推动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昭通市分行围绕全市绿色能源、清洁载能产业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高原特色农业、现代文旅5个千亿级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强化金融精准支持,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抢抓水富经开区被列为省级新能源电池材料特色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契机,支持中晟、盈和等一批新能源电池企业建设投产。截至今年4月末,水富市贷款余额123.04亿元,同比增长14.07%。

另一方面,围绕全市“六大高原特色产业”发展金融需求,持续拓展“生态+产品+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推出“乌蒙金竹贷”“苹果贷”“天麻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实现高原特色生态产业信贷产品全覆盖。其中,“乌蒙金竹贷”截至今年4月末贷款余额7.22亿元,同比增长17.73%,带动竹产区种竹农户人均增收1.6万元以上。

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中国人民银行昭通市分行紧抓水富市作为云南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契机,聚焦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61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联动项目,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一企一行”“一项目一方案”,提供“融资+融智”服务。围绕水富绿色智能港口、“水铁公”多式联运和“一核心、两平台、三网络、四联通”建设布局,引导金融机构投放贷款12.7亿元,支持港口岸电设施及船舶污染物接收、堆场防风抑尘、港区绿化和水体保护等。截至今年4月末,水富市绿色贷款余额37.32亿元,同比增长64.98%,逐渐成为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窗口和龙头。

实现产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并行。中国人民银行昭通市分行充分发挥昭通市位于赤水河上游的区域优势,强化绿色信贷资源倾斜,指导金融机构以“产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信贷”等多种模式,实现产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并行。

建设银行镇雄支行向镇雄乌蒙印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放贷款300万元,支持企业充分利用赤水河优质水源和当地气候条件,打造万亩桑树基地,研发推出“醉云南”桑葚白兰地和“赤水印象”干红桑果酒,累计辐射带动基地周边1052户农户稳定增收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