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出舞台剧12年演破300场 卜学亮庆幸当年有「小燕姊」

金士杰(右)、卜学亮7日出席果陀剧场经典剧作《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突破300场感恩茶会。(果陀剧场提供)

舞台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导演杨世彭(右起)与主演金士杰、卜学亮,7日出席突破300场感恩茶会。(果陀剧场提供)

果陀剧场经典剧作《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自2011年巡演迄今超过12年,2023年正式突破300场的演出,创下台湾剧场界的纪录里程碑,7日特别举办突破300场的感恩茶会,剧中唯二的两位主演金士杰和卜学亮分享演出12年来的点滴。活动尾声,公益合作伙伴渐冻人协会特别安排病友代表惊喜现身,帮月底生日的金士杰提前庆生,让他感动到一时说不出话来!

国宝级演员金士杰说,一开始觉得这出戏是个单纯的小品,用小题小作的方式切入,没想到演出后会一场接一场,像是小兵立大功,现在已演出突破300场,有种喜出望外的感觉,「我跟阿亮两个人在每场戏保持切磋,上场前彼此安静,演完后喝点小酒聊聊,隔天就能产生新的光芒。当演200场之后,两个人都有了点岁数,酒喝都很小心克制,大概体能上也有点什么变化吧。如今300场是个喜事,但也明明白白的是个时间岁月的累积,换句话说,就是年纪大了。」

他说自己很喜欢也很享受演出《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尤其年纪大了竟然在心理上也不疲倦。值此乱世,由衷期待每一场戏能够散发小小光亮」。

卜学亮有感而发说,「几年前还想着是不是演个10年或是演个300场之后,就差不多可以下台鞠躬,和米奇这个角色说再见!如今,眼看着马上要达成自己原先设下的目标,该不该和角色说再见?反而有些不知如何才好!且行且走吧!300场之后,每一场就当成最后一场,好好珍惜自己演出的时刻 !」

卜学亮也回顾,「当初在决定接本时,其实是有犹豫的,要不是受小燕姊的大力推荐还差点就错过了呢!也幸亏有接演这个剧本,得到了很多启发,也解开一些过去的结,明白原谅别人也是原谅自己,就如同戏中的角色米奇一样。」

素有莎士比亚戏剧权威名导演、长年旅居美国的杨世彭导演回想,2011年2月24日那日,他为果陀执导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在台北城市舞台首演,当年全剧只有两位演员相当独特,而且全剧主轴是死亡,并不讨喜。回想起当年导译这个剧本的缘分,杨导演原本隔天一早要飞上海导戏,结果意外在早餐桌上的报纸看到《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剧评,让杨世彭导演二话不说,就跟妻子开了3个多小时的车前往看剧,看完回家收拾行李就准备上飞机,「结果在莎翁节的剧场里,我居然掉下眼泪,这在我毕生观剧近千出里,是非常难得的现象,当时我就决定找个机会制作一个华语版本!」

后来杨世彭导演跟果陀剧场提及想制作这出戏的想法,一度还担心议题涉及渐冻症跟死亡会太沉重,深怕会害剧场赔钱,「当初我推荐这出戏给果陀剧场时,仅希望导一出动人的戏,不要赔太多钱,没想到这出讨论病痛及死亡的戏,到了今天,还在与观众见面!」杨世彭打趣地说,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希望还可以有机会见证到《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迈向400场的演出纪录!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自2011年首次巡演以来,获得了华人地区观众广大的热烈回响,光是在台湾的演出就几乎要完成全台22县市的完整拼图,在中国大陆巡演了19个城市,也曾到过香港及新加坡演出,是近20年来在最短时间、演出最密集的舞台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2023年12月起将陆续在台北城市舞台、桃园展演中心以及台北国家戏剧院演出,目前台北城市舞台跟桃园场已经近乎完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