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有一个算一个,够酷
时隔八年,
杰夫·尼克尔斯
再次带着他的美国本土故事回归。
本片的灵感来源是摄影记者丹尼·莱昂1967年出版的新闻摄影集《摩托骑士
(The Bikeriders)
》。
新闻摄影集用摄影作品和人物采访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西部摩托车俱乐部——亡命之徒摩托车俱乐部
(Outlaws Motorcycle Club)
成员的生活方式。
细致丰富的生活资料成为杰夫·尼克尔斯绝佳的电影创作土壤。
自从2003年看过这部新闻摄影集,杰夫就一直想把它拍成电影。
演员
迈克尔·珊农
是他的长期合作伙伴,杰夫在好几个片场跟他讲了无数次拍摄摩托车俱乐部电影的想法。
迈克尔·珊农刺激他:“你永远不会拍那部电影的!”
现如今,杰夫·尼克尔斯不仅拍出来了,还找到迈克尔·珊农出演。
本片在北美打分网站烂番茄上获得了80%的新鲜度,Metacritic网站综评70分,但观众评分却稍显平庸,为6.5分。
杰夫·尼克尔斯心心念念的作品似乎没那么符合观众的口味。
回不去的60年代
杰夫·尼克尔斯尝试还原丹尼·莱昂新闻摄影集的主题:
对摩托骑士生活的记录,对美国逝去的黄金年代的怀念。
电影[摩托骑士]的故事背景从1963年开始,这也是丹尼·莱昂开始跟随亡命之徒俱乐部拍摄和采访的年份。
彼时,在丹尼·莱昂生活的60年代初,人们对骑摩托车的人的普遍认知与暴力和犯罪分不开。
同样是摩托车爱好者的丹尼·莱昂被这些僭越法律的飞车党吸引,加入了亡命之徒俱乐部,试图“记录和赞颂美国摩托骑士的生活。”
如果说丹尼·莱昂记录了一个平面的60年代,[摩托骑士]就补全了照片后面的第三个维度。
片中的“破坏者
(Vandals)
”俱乐部是亡命之徒俱乐部的化身。
全片讲述了从1963年到1973年间的10年,破坏者俱乐部从单纯的摩托车比赛俱乐部一步步沦落为犯罪组织的过程。
杰夫·尼克尔斯成功实现了他想要的记录属性。
昏黄的色调,满屏的哈雷·戴维森
(Harley-Davidson)
摩托车,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
男人们的衣服总是脏的,女人们的发型和眼线精致又夸张,烟雾缭绕的酒吧。
一切都是60年代的精准重现,我们似乎能闻到画面中渗透出来的专属于60年代的汽油味。
当女主角凯西
(Kathy)
走进街角的酒吧,那是她第一次见到本尼
(Benny)
的地方。
酒吧里灯光幽暗、烟雾缭绕,自动点唱机、游戏机放在角落。
本尼在台球桌旁,身后的玻璃窗格透出彩色的光,这是故事的开始,踏进这个酒吧,就像回到了60年代。
高速路上耀眼的摩托车灯,引擎声配上60年代的音乐,风从耳边和发丝间呼啸而过,竟有些许诗意萦绕其间。
双手拄在台球桌上低着头的本尼,后视镜的反光中正在修车的卡尔
(Cal)
,和家人一起站在白色篱笆墙周围接受采访的蟑螂
(Cockroach)
杰夫·尼克尔斯尽力还原了很多丹尼·莱昂照片背后的故事,像是对丹尼·莱昂的致敬,对摩托车俱乐部黄金时代的致敬,对60年代的致敬。
孤独的灵魂需要归属
动荡的年代中,人们需要心灵归属。
特定的时代帮助了摩托车俱乐部的发展和壮大。
5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让美国梦有了清晰的形状,就是美国中产的生活:
住在郊区的大房子,有完整的家庭,过着宁静的生活。
60年代的美国则是动荡的,随着战争、民权运动等社会变革,安稳的生活不复存在。
战争的创伤、新思潮的出现,让人们开始反对传统的社会秩序,追求自由。
在文学界他们是“垮掉的一代”,在社会文化中他们是嬉皮士,是摩托车俱乐部。
他们以绝对的自由为信条,反叛墨守成规的主流文化。
独自追求自由的人,只能得到孤独,人终究无法摆脱社会属性,总是需要个归属。
片中借布鲁西
(Bruci)
之口说出摩托车俱乐部的本质:
“所有人都渴望有个归属,我的意思是,俱乐部的本质就在于此。”
对归属感的强烈渴望在俱乐部成立之初形成了成员之间稳固的契约精神。
就像本尼脚受伤的时候,不管他能不能走路,只要约翰尼
(Johnny)
要求他骑车回俱乐部,他就不顾身体状况去骑摩托车。
这样的忠诚寥若晨星,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感情。
是人们愿意追随的。也是能够超出时代的。
在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催化之下,我们被迫承受着人类情感的异化,某种程度上这是无能为力的。
当下,我们同样需要自由,也同样期望这样坚固的契约精神,这样深沉真挚的感情。
如何共情?
这是一个传统的美国故事,但杰夫·尼克尔斯尽可能做出了符合时代的表达。
在破坏者俱乐部,男人决定一切,女人作为他们的附属品,存在的意义只是他们人生的旁观者。
在原型亡命之徒俱乐部中,女性没有地位可言,俱乐部成员认为女人是财产,可以在成员之间交易和出售。
[摩托骑士]有意识地增强了女性的存在感,杰夫·尼克尔斯选择从帮派中女性的视角来展开故事。
凯西是整个故事的讲述人,从她爱上本尼,讲到俱乐部的兴衰,再到俱乐部和她个人生活的牵扯,从头至尾都是从她的视角切入。
但这并没有起到效果,我们借用凯西的眼光,看到的依旧是男人的故事。
凯西在为数不多的戏份中常常在照顾本尼,还差点被当成妓女沦为成员们的玩物,以此制造冲突。
Me Too运动之后,仅仅是工具的女性角色不再符合观众口味。
以摩托车俱乐部为主题的作品并不好拍。
前有[飞车党][逍遥骑士][无爱],后有[混乱之子]。
讲述黑帮、犯罪团体兴衰史的作品也不好拍,[教父][美国往事][好家伙],每一部作品都被奉上了神坛。
[摩托骑士]需要一个吸引观众的理由。
当汤姆·哈迪像马龙·白兰度一样坐在房间深处,默默注视着整个空间,好像他拥有整个空间里的一切。
当奥斯汀·巴特勒饰演的本尼因为不脱外套引火上身,他选择以暴制暴。
我们会习惯性地在脑海中按照黑帮片的逻辑设想后面的故事。
那么,约翰尼就是教父,他是团体的话事人,他负责制定规则,只有他有资格做决定,其他人必须追随。
本尼就是教父手下的得力助手兼打手。
血腥和暴力是必然出现的内容,这样每一个动作场景都在观众的预料之中。
本尼的脚差点断了,约翰尼帮他报仇直接烧掉事发的酒吧;
因为意见分歧,成员对约翰尼发起一对一的挑战;
布鲁西的死……情节较高的可预测性消解了暴力场景应有的刺激效果,反复出现的暴力场景变得沉闷不堪。
没有什么是我们在那些经典之作中没见过的,乃至本尼的死都没有带来预想中史诗走向终章一般轰轰烈烈的效果。
于是,剩下的只有疲惫的观感。
对一部电影来说,破坏者俱乐部的成员不少。
虽然凯西有一一介绍重要的成员,但最后还是有些许潦草作结的意味。
116分钟的片长并不短,但人物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建设,导致角色没有合理的行为动机。
本尼沉默寡言,勇往直前,常常隐藏情感,连约翰尼都羡慕他身上的自由气息,不知为何他对摩托车俱乐部有着不可思议的忠诚。
他的自由从何而来,出人意料的忠诚是因为什么?
在摄影集中,本尼的原型角色没有正脸,也没有采访,这个角色本身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但他的神秘感不足以成为他行为的注解。
凯西和本尼是夫妻,本尼不在的情况下,凯西被其他成员欺负,约翰尼帮忙解决了这件事,但凡他稍微晚来一步,后果便不堪设想。
本尼知道此事后没有任何作为,当凯西因此要求他回归家庭,放弃俱乐部,本尼却无声无息地离开了。
这并不是一对让人信服的夫妻关系。
或许我们可以将本尼的行为理解为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家庭和俱乐部让他陷入两难,失去了自由,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凯西身边。
片尾,她们开心地一起生活,本尼又放弃了他的摩托车俱乐部,放弃了他坚守多年的忠诚。
凯西告诉我们,俱乐部成员存在的意义就是不遵守规矩。
然而当把他们放在一起,放在一个俱乐部里,他们却突然开始建立规则了,并且所有人都要遵守。
我们从来都不知道所谓的规则是什么。
等到俱乐部从赛车俱乐部演化为犯罪团体之时,什么都变了,该到怀念过去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要怀念什么。
一切都不可避免地有些浅尝辄止、空洞、无力的意味,对于并不熟悉美国60年代的人来说,它成了考验耐心的流水账,倒是有些科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