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宇宙中最耀眼的天体,也是射电最强的天体,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在1939年,美国天文学家Grote Reber在天鹅座A发现了一个强大的射电源,这是天空中最强的射电源之一。到了1950年代早期,观测结果表明这个射电源显示出与一个相对暗淡的天体有关,而这个天体位于大约十亿光年之外。在这个距离上,这种天体呈现出点状(像星星一样),而不是像星系或星云那样扩展开来。到了1960年代,又有几个类似的天体被发现,它们后来就被称为类星射电源,或简称为类星体。

类星体是宇宙中最具能量的天体之一,并且是无线电波和可见光的强源。类星体通常有着较大的红移,因此它们非常遥远。虽然有些类星体的亮度是整个银河系的数千倍,但其能量的来源则是相对较小的,仅是银河系大小的一小部分。

很长一段时间里,类星体的能量来源一直是个谜,而用于解释类星体的各种模型还存在诸多争议。

我们现在知道,类星体是由位于星系中心的黑洞所驱使,并且它们是活跃星系核的一部分(活跃星系核是一类中央核区活动性很强的河外星系的核心部分)。天文学家在诸多星系的中心发现存在超大质量黑洞的证据,而类星体则是这些强大天体的另一个证据来源。

第一个被观测到的类星体是一个射电很强且亮度很高的天体。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人们会假定驱使产生射电波的能量来源也会驱使产生可见光。因此,我们期望能观测到射电强度和光学亮度之间的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亮度很高的类星体其无线电却非常安静。

如上图所示,我们以类星体的光学亮度对射电强度作图。

人们期望两者之间有存在联系,这将显示在图中从左上到右下的对角线趋势。而我们实际看到的是,它们之间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联系。一些类星体射电很强但亮度很低,还有一些则是反过来的。这意味着这其中肯定有着更加复杂的因素,并不是我们所假定的那一种简单能量来源,而这是我们的突破口。

为了弄清类星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着眼于其他来源的数据,下篇文章我们再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