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光对眼睛最好!清大团队推出第4代节律照明

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周卓𪸩研究团队21日发表产学临床试验合作成果,集合烛光、阳光优点的「第4代全天候节律照明」。(周卓𪸩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周卓𪸩带领的清大OLED照明团队,21日发表产学合作研究成果,集合烛光、阳光优点的第4代全天候节律照明,采用成本最低微的技术,将最护眼、舒眠、抗癌、顾健康的「好光」,分享到全球各个角落。

周卓𪸩与团队成员共发表了5项与「好光」紧密相关的重大发展,包括清大化工系、材料系,阅览室台灯的烛光化成果;与台大新竹分院、曙光中学共同研究,发现阅读光色对心跳和眼压的影响;与力积电合作将黄光室烛光化的重大成果;与维新医院合作,发现节律照明对睡眠的帮助;展示清大专利技术所制作,领先全球的第4代节律照明。

清大材料所也展示全球第一的烛光阅览室,周卓𪸩指出,经实地测试,使用新装设的烛光灯阅读,在同样的亮度下,可观看的时间从30分钟大增至430分钟。周卓𪸩指出,这些临床与实地研究,不但发现且确认「好光」能护眼、舒压、舒眠,更对人的健康有益。

周卓𪸩指出,过去业界认为第3代节律照明的造价过高,因此纷纷打退堂鼓,而团队的第4代的节律照明中,则是使用亮度较高的LED打造,比起OLED降低制作成本将近10倍,体积和重量也比第3代节律照明轻了许多。

而在技术突破上,团队采用发明专利四色温混光,从日出、正午,一直到火红的夕阳余晖,清晨渐蓝渐亮,入夜渐红渐暗,光色在1500至5500K之间连续变化,贴合人体生理时钟的光照。

周卓𪸩表示,融入超低色温之后,若需夜间阅读,褪黑激素抑制仅有2%,可观看时间长达300小时,几乎确认不会受到伤害。他也呼吁,2025年欧盟预计全面采用节律照明,这次台湾的技术领先全球,台湾可以使用全球第一、最符合天然节律的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