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发朋友圈的人,可能不是真的快乐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
作者:芒来小姐
暑期旅游季,遍地是打卡拍照的游人。
身边有位朋友去了贵州,每天都换不同的风景,咧嘴比V拍照,配上文字:
“20多度的天气可太爽啦!走走停停,随性而行!”
看得我好生羡慕,便私聊她有什么推荐的景点。
谁知她却说:
“千万不要去景点,人多得要死!
我没赶上好时候,这几天贵州全是带小孩旅游的,又挤又吵,明年打死都不来了。”
听得我很是疑惑,打死都不再来,还发这么愉快的朋友圈?
很多朋友都跟我有一样的体会,有些人,朋友圈和实际体验各是各的。
打卡照又美又宜人,看得人心生向往;实际又热蚊子又多,拍两张赶紧换地方。
节假日期间,“走马观花”一般的体验可太流行了。
不禁让人疑惑,这些过着“景观式生活”的人,到底在追求什么?
01
法国情景主义国际创始人居伊.德波,提出“景观社会”概念,指一种“热衷于展示自己的社会文化”。
就像上海那朵郁金香:
坐落于上海武康大楼,拍出来的照片美翻天,但实物其实只有小小一盆。
就这么一小盆放阳台都嫌单调的花,打卡的人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很多人围着拍照,精修后发在社交平台上。
“武康大楼郁金香”一度登上热搜,吸引千万流量。
在居伊.德波看来:大众文化日渐侵入日常生活领域,自我展示成为主流文化,追逐视听构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便可以被归纳为“景观式生活”。
所谓景观式生活,指人们被各种视觉刺激包围,五感都被视觉替代,沉迷于追逐视觉享受。
成都彭州山洪之前,龙槽沟这块地,在社交平台上频繁被人“打卡”,各种摆拍照片层出不穷。
到龙槽沟耍水的人,一波接着一波,浅浅的小河边,遍布五颜六色的帐篷。
但这里实际上是一个泄洪沟,周边的铁丝网上写明了“禁止入内”。
去年8月13日,成都突降暴雨,龙槽沟区域突发山洪,很多来“打卡”的人被冲走。
居伊.德波在著作《景观社会》中写道:
“对于大众来说,景观是一种由表象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景观的在场是以置换事物本真存在为前提的。”
得到了好看的照片,失去了事物的本真。
可能心里也明白,自己并没有那么开心,但既然“来都来了”,不发表一些岁月静好,人生无憾的感言,似乎就白费了时间。
久而久之,内心的感受与对外的表达割裂,对世界的看法也越来越失真。
02
诚然,“景观式生活”可以让人暂时抽离现实,拥抱诗与远方。
但这种生活方式的另一面,是内耗和倦怠。
德国韩裔哲学家韩炳哲在著作《倦怠社会》中写道:
“人们看似自由,实际上都在心甘情愿地剥削自己。”
一方面,由于沉迷视觉,人们忽视不同的生活层次,忽视不同的声音、气味和味道,盲目追求一致。
人们蜂拥而至,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发表一些“正确”的看法和评论。
乍一看充满正义和美好,却压缩很多异见的空间。
这会让人越来越自恋,仿佛生活中的一切都围着自己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自然也就走不进别人的世界。
景观社会似乎打造了一个“全景监狱”。
灯光、照片、短视频、网络电影……各种视觉冲击,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为了承受这些视觉化产品,我们把全身80%的精力都集中在眼睛上,看东西越来越快,动脑子却越来越少。
很难在刷到一张女孩哭泣的照片时,停下来想想,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不会在放松下来刷短视频时,抽空想想待会儿是不是该陪陪家人了;
也很难在一顿大餐上桌后,停下拍照打卡的手,像小时候那样沉醉地嗅一嗅。
批量生产的视觉化产品,将我们与真实世界割裂开来,隔着一道屏幕,看到的都是被加工过的现实。
快乐都是一样的快乐,内心的宁静,却能够让人打开被囚禁的视野,全面多维地看到生活正在发生着什么。
就像那句老话:心越静,神越定。
03
当我们沉迷于一张张打卡照,其实并没有真的“活在”当下。
而是被某些声音驱使着,停不下举手机的手,仿佛不拍照就会被追赶,不摄像就会失去很多东西。
“快拍下来发朋友圈”;“快记录下来给朋友看”;“快保存下来炫耀一下”……
等你放下手机,菜凉了、景冷了、等待和你一起玩的小孩也失望了。
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走出“景观式生活”的囚笼了。
有三个建议:
首先,放下手机,脚踩大地。
你需要回到生命现场,去感受当时当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不是很久没有站上阳台,看看向阳而生的盆栽植物了?
试着浇浇水、松松土,你能感受到什么?
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让叶子枯黄,内心涌出一股对时间的爱怜和珍惜。
你是不是很久没有放下手机,探索一下家附近未曾去过的角落?试着穿上舒服的鞋,去探索一下。
以往饭后散步,我总是听着音乐随便走走,想着走完回家刷剧。
某天我曾心血来潮,改变散步的路线,从小区后门绕出去,结果邂逅了一大片玉米田。
你能想象吗?城里尚未开发的荒地,竟然被农民见缝插针地开垦,打造成一小片金灿灿的田野。
我看着那些冒须的玉米、绿油油的枝干,心醉神怡。
回到家想发朋友圈,才想起刚刚忘了拍照。
可马上我就意识到,没拍照有什么关系?这些美好的时刻,就是要放下手机,全身心好好体验才有意义啊。
然后,捕获生活中爱的细节,沉浸式感受小确幸。
电影《白日梦想家》中,一名摄影师找到了珍贵的雪豹,但他没有按下快门,而是静静地站着欣赏它们。
朋友问:“为什么不拍照?这要是拍下来发表出去,可以让你名利双收。”
他说:“有时候我不拍。如果我喜欢一个瞬间,我是说,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瞬间,我不喜欢相机让我分心,我只想沉浸在里面。”
当我们邂逅打动人心的美好,不会有余力去想拍照、纪念,只会想要深深地与之融为一体。
这些沉浸式的感受,能够促使“心流”发生。它对内心的滋养价值,远比几张照片来得珍贵。
最后,平衡生活与景观,可以喜欢充满视觉盛宴的生活,但不要沉浸沉迷。
生活压力大的时候,来一场视觉盛宴的确可以解压,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享受这份快乐。
然而,别沉迷于此,要记得,保有随时可以抽身而出的力气。
只要懂得平衡两者,从卧室到厨房,都可以发现美的点滴,找到不为人知的小确幸。
梁实秋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山上若遇到另一个旅客,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脱帽招呼,寒暄一两句。这是很有意味的一个习惯。”
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留恋景观,在这之外,应当也有一些有意味的习惯。
它丰富了生活的层次,扩展了视野的维度,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活在当下的喜悦和宁静。
—THE END—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点灵心理,关注个人成长,壹点灵让你离自由更近一点。
封面摄影:超超
微信编辑:郭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