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 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救援医疗之应用

林昭庚讲座教授获邀参加世界卫生组织执行委员会议。(图/中国医药大学提供)

针灸医学纵横古今蔚为风尚;中国医药大学林昭庚讲座教授运用现代西医科学方法研究实证针灸止痛疗效,倍受国际推崇和肯定;世界卫生组织(WHO)甫于瑞士日内瓦总部召开140届执行委员会议,邀请林昭庚讲座教授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专家学者代表身分参加,并发表「针灸列入紧急救援医疗之应用」演讲,此为我国退出联合国后,第一位也是唯一获邀WHO会议发表主题演讲贵宾,诚为台湾之光。

中医针灸传统医学对促进人类健康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与贡献,受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重视和肯定,这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林昭庚讲座教授将《中医针灸》实证医学推向世界学术舞台发光发亮,提升台湾在国际间有更高的能见度,让中医学界同感振奋,中国医药大学师生都与有荣焉,李文华校长骄傲的说,台湾医学界在学术舞台上追求卓越须要有像这样的软实力。

林昭庚讲座教授现获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之专家学者及咨询顾问,曾于2014年受邀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九次会议」,是我国退出联合国后,首位获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台湾专家学者,他并以针灸止痛专家身分发表「证实医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所扮演的角色」主题演讲,做为大会传统医学讨论主题之一。

林昭庚讲座教授是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ocieties (WFAS)专家学者代表,受邀参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的第140届执行委员会议,在讨论事项的七之一,提案建议将针灸纳入紧急医疗服务项目,他发表「针灸列入紧急医疗的可行性及重要性(The Use of Acupuncture i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演讲内容如下:

「针灸是世界上最常用的一种医疗方式。它是使用细小金属针刺入身体的特定位置(穴位)的刺激方式,与其随后透过手法、电流或其它形式的刺激来调节生理功能。世界卫生组织已发布针灸可治疗或缓解64种不同症状的指南说明。此外,针灸已证实对缓解疼痛和焦虑特别有效。

疼痛、紧张、忧郁、焦虑和失眠是面对危机和极端困难环境的人们常见的医学病症。在急诊医疗服务中,我们建议使用针灸缓解如疼痛、紧张、忧郁、焦虑和失眠等症状。在发生危机或某种灾难时,WFAS可以派遣合格的针灸师和医生,为急救医疗队提供支援,更重要的是,针灸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极少报导有副作用。

在此提案被批准后,WFAS将会草拟一份详细的计划建议,供未来讨论。」

中国医药大学林昭庚讲座教授代表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成立于1987年,主旨在推广针灸。它的任务是依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导原则下,组织世界各地的学术研讨会和会议,促进针灸在国际社会获得法律地位,开发教育资源和出版学术刊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第140届执行委员会议于106年1月13日起至2月1日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召开,共有来自194个成员国的卫生部长、副部长及代表约600 余人参加,会议的议程、邀请贵宾与相关提案发言都公布在(WHO)网站上。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将中国传统医学称称为「另类医学」,唯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统计,显示出传统医学疗法对疾病确实具有疗效,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便将其改称为「互助医学」,认为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相互辅助,对疾病之治疗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开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林昭庚讲座教授是台湾第一位中医针灸博士、也是台湾第一位教育部审定的中医教授,他是医学史上首位进行尸体解剖针刺安全深度研究,及首位以电脑断层扫描照相探讨人体胸背部各穴位安全深度的研究学者,在国际上被誉为「针刺安全深度之父」。

不仅如此,中华针灸医学会名誉理事长林昭庚讲座教授还投入「针灸止痛」临床疗效评估研究,他说,从实证医学的角度,针灸确实可减缓疼痛,达到镇静安神的作用;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PAIN等杂志,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重视,因而获邀参加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于米兰举办之「传统医学实证医学准则」会议;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于香港举办之「西太平洋区传统医学策略(2011-2020) 论坛」;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于关岛召开第66届会议。

曾任中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的林昭庚讲座教授所编纂的「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全书共五册,四百万余字,是全球唯一之中西医病名对照的教育工具书,为世界各国图书馆所典藏,亦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UNESCO ) 之重要参考资料,乃获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专家学者及咨询顾问,并于2013年至2015年均受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2014年受邀参加于法国巴黎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九次会议」并发表演讲。

具有中西医学丰富临床经验的林昭庚讲座教授,还指引修正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编撰「WHO标准针灸穴位」其原文的五处针灸腧穴部位(肩中俞、京门、水泉、中渎、中封)及图谱,获学术界极大回响,对世界传统医学针灸穴位标准化功不可没,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重要参考资料,在国际学术舞台发扬中医针灸增添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