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主播培养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冲击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与真人主播几乎无差别的视听效果。自此,人工智能虚拟主播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并席卷了整个播音主持行业,在技术迭代、市场认可度逐渐提高、媒体单位降本增效等因素互相交织、共同发力的情况下,人工智能虚拟主播以低失误率、不受限于时空和快速生成内容等特点,正逐渐替代部分真人主播的工作。这不仅给真人主播敲响了警钟,也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启发了新思路。

播音员主持人的社会价值和人工智能虚拟主播的特点

在现代多元的传播环境中,媒介依然是受众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影响着受众的行为。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提出的“涵化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播音员、主持人是连接媒体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是媒介的“媒介”,同时又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除了将客观真实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受众外,还需要通过生动走心、具象可感、富有人情味的表达,阐述隐喻在信息背后的价值理念,从而引领社会价值取向,使真善美深入人心。除此之外,他们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等,是大众的榜样,引领着社会风尚。

依托于信息技术大爆发,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周期明显缩短,虚拟主播从原来的“卡通化”到现在的“拟人化”,快速演变进化,并逐步向“超人化”迈进。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提出的媒介演进三阶段论认为,媒介产品在技术驱动下会遵循“玩具—镜子—艺术”的规律实现个体进化。作为“新奇特”的媒介技术产品,人工智能虚拟主播兼具“玩具”和“镜子”的基本属性,通过发挥娱乐性和功能性的传播作用形成了鲜明的特有优势。这些优势包括:第一,超越时空限制,实现多场景跨空间、全天候不间断播报主持。第二,快速深度学习,实时整合生成,支持多语种、多方言、手语播报等功能,满足受众不同需求。第三,高效率,低失误率,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播音的准确性。

人工智能发展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要求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虚拟主播越来越接近真人主播,甚至已经发展到真假难辨的程度,但要完成“镜子”到“艺术”的升华,实现“完全颠覆”,尚需时日。面对人工智能虚拟主播的挑战,新形势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扬长避短,同时拥抱新技术,做到人机互补、人机协同,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适应新兴媒体环境。

扬长避短,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声语言艺术具有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三大功能。目前人工智能虚拟主播能做到信息共享的初级层次,却因为缺乏独立意识和共情能力,无法达到认知共识和愉悦共鸣的高度,这也成为真人主播得天独厚的核心优势。为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面对挑战不必自乱阵脚,而应该扬长避短,“与人工智能同行”,不断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艺术语言创造力,增强随机应变能力和共情能力。在此基础上,不断形成独特的播音风格,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传播中国声音。

人机耦合,共享科技红利。面对人工智能虚拟主播带来的挑战,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除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外,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拥抱新技术,实现人机耦合,共享科技红利。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工具,是为了解放人力、提升效率而产生的,人工智能虚拟主播同样具有工具属性。首先,虚拟主播可以将优秀的真人主播从重复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艺术创作和新节目的研发。现阶段虚拟主播在一般新闻消息、天气预报、路况信息播报和解说配音等有稿播音领域可轻松应对。其次,可利用人工智能虚拟主播数据快速抓取整合的优势,使其与真人主播共同参与节目选题、制作、播出等环节,实现人机协同、人机互补,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制作推送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并根据收视数据实时反馈受众满意度,及时调整节目内容。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时效性,也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给受众提供了更好的视听体验,同时增加了用户黏性,在此基础上可以打造品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智媒融合时代,真人主播与虚拟主播的“竞合”将成为传媒领域的新常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臻完善和受众审美的不断提升,市场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为培养适合传媒新业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拓展新路径。

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复合型播音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责。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和区域特色,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办学。在制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目标时,应突出培养学生的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能力、口语传播能力,强化人文素养,注重实践能力,锻炼人机协作能力,培育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传媒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呈现。一方面,优秀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应该是“杂家”。这与其工作性质息息相关,播音员、主持人往往要接触不同行业领域,需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就是一门交叉型学科,发展之初借鉴了曲艺、声乐和表演等学科成果,同时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文学、艺术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联系紧密。所以,不论从职业要求还是学科特点的角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都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以增强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与此同时,还应增加实践类课程,提升学生的艺术语言创作力和即兴口语表达力,强化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校企良性互动,产教融合升级。人工智能技术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传媒产业正走向资源共享的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也需顺势而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必须走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之路,高校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校门”办学,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机构、有声录制平台、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办学,通过具体项目教学、“订单式”人才培养等,解决办学条件不足和优质师资匮乏问题,真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既有效解决产教脱节问题,又解决学生就业困境,实现多赢。

创建人工智能虚拟演播实验室,实现人机协同新场景。高校人才培养应紧跟时代技术的发展,强化软件和硬件建设,让教学在真实工作场景中进行,与用人企业保持“技术同步”。人工智能虚拟演播实验室的建设,是提高教学互动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学习和训练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该领域教育模式的革新。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保持技术的更新换代与实际教学需求的紧密结合,确保技术应用切实起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体验的作用。

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技艺双修”才能满足未来媒体行业对人才的复合型需求。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相结合,推动传统教育模式创新,将促进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突破,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系廊坊师范学院,本文系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青年项目[HB23-QN013]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07月04日第7版

作者:任杰 王彦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