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件与市民相关的“关键小事”
1月14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工作总的要求时提到——“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在布置今年具体要做好的相关工作时,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许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小事”。
这些“关键小事”既有新增中小学学位、开通地铁新线、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打造市民观城观景视廊这些与老百姓教育、出行和休闲等生活相关的事情,又关注一些未解决的民生难题,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动物业服务覆盖老旧小区等。
从就业、住房到疫情政策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供给,与你我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政府工作报告都一一作出回应,作出工作安排。
一些工作还设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如新建和更新60处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举办市民系列文化活动1.6万场,利用闲置空间、人防工程等建设2.5万个停车位,增加1万个错时共享停车位等。
1
发布第二批京津冀社保服务同事同标事项
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编制出台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建立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实现承平高速建成通车。推进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等重点园区建设,积极搭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实现20项以上互认资质资格统一规范办理,发布第二批京津冀社保服务同事同标事项。
2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报告提出,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增强消费能力。
3
新建和更新60处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
报告提出,促进体育消费,新建和更新60处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办好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精品賽事,大力发展赛事经济。
4
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发展质量,增加中小学学位2万个
报告提出,落实应对学龄人口达峰工作方案,更好满足各学段学龄人口入学需求。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发展质量,增加中小学学位2万个,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强化学生、教师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建设。
5
健全人才落户机制,全方位做好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服务保障
报告提出,筑牢首都人才竞争优势。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集聚战略科学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实施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支持专项,升级国际博士后引进计划,推动各类政策和项目向青年倾斜。推动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加快打造产教融合基地,鼓励高校与龙头企业联合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健全人才落户机制,全方位做好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服务保障,让海内外英才在京安心顺心。
6
优化博物馆等场所预约机制;举办市民系列文化活动1.6万场
报告提出,优化博物馆等场所预约机制,加强科技赋能文化产业,促进文创园区差异化集约化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市民系列文化活动1.6万场,开展各类阅读活动3万场。
7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努力让农民生活更殷实
报告提出,抓好第二批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实施50处城乡供水提升工程,创建美丽乡村路300公里,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区镇统筹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努力让农民生活更殷实。
8
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治理背街小巷1100条
报告提出,深化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产业用地到期续期政策,加强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健全核心区平房成片区、整院落退租机制,统筹推进居住、产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区域综合等五类更新改造。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治理背街小巷1100条,改造提升老旧厂房40处,优化城市家具设置及管理,改善宛平城等12个重点区域周边环境面貌,做好第二轮回天行动计划收官。
9
健全物业管理体系,推动物业服务覆盖300个老旧小区
报告提出,健全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完善1000个居住小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新增生化处理能力日均1200吨;健全物业管理体系,推动物业服务覆盖300个老旧小区。优化接诉即办全流程工作机制,每月一题专项治理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推进协商共治。
10
开通地铁17号线全线和6号线南延
报告指出,开通地铁17号线全线和6号线南延,推进地铁网、市郊铁路网、公交网多网融合,公交与轨道50米内换乘比例提高到90%。稳步优化公交线网,畅通社区公交微循环,拓展通学、通医、通游服务。倡导和服务绿色出行,完成50个地铁站和40个学医景商等重点区域周边非机动车停放治理,推进重点场站周边交通秩序整治。
11
利用闲置空间、人防工程等建设2.5万个停车位
报告指出,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打通20条断头路,利用闲置空间、人防工程等建设2.5万个停车位,增加1万个错时共享停车位,实现7000处信号灯联网,新增200处重点路口智能调控,让道路通行更加顺畅。
12
新增“京通”便民便企服务200项、“京办”城市治理应用50项
报告提出,完善智慧城市统筹协调机制,巩固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慧治成效,新增“京通”便民便企服务200项、“京办”城市治理应用50项,用好智慧城市仿真实验平台,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夯实共性平合支撑能力,加大数据汇聚和服务提升力度,加强数据和网络安全保障。
13
归集发布不少于1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强化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
报告提出,抓好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不少于26万人。归集发布不少于1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强化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基本实现将就业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保险体系。打造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实施扩大家政服务有效供给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快递、外卖等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14
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提供周末和夜间服务
报告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启动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安贞医院朝阳院区等老院区病房改造提升,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推进儿童医院亦庄院区、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三期、宣武医院房山院区等项目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服务定价和动态调整机制,开展市属医院编制合理使用、动态调整和薪酬制度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提供周末和夜间服务。
15
市属医院全量门诊预约号源提前2周向基层投放
报告提出,继续深化分级诊疗,新建5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市属医院全量门诊预约号源提前2周向基层投放,其他三级公立医院50%的门诊预约号源提前向基层投放。持续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深化医疗大数据应用,新增电子病历共享应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院60家,覆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97%的门诊量。
16
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
报告提出,更好满足城乡居民住房需求。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补短板力度,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7
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
报告提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优化养老助餐点布局,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2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引导各行业完善适老化服务。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18
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1000座
报告提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0.1微克”行动,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推进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1000座,持续开展扬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19
打造北运河、凉水河、雁栖湖、金海湖等一批水岸公共空间
报告提出,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运行机制,动态消除黑臭水体和劣五类水体,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加强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打造北运河、凉水河、雁栖湖、金海湖等一批水岸公共空间。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保障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20
打造市民观城观景视廊50条,新增联山联水联社区的绿道1000公里
报告提出,实施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和首都西部山水工程,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南苑森林湿地等大尺度公园。加强道路、河道等线性空间点彩连线,打造市民观城观景视廊50条,新增联山联水联社区的绿道1000公里。
记者/吴为
编辑/樊一婧
校对/杨利
运营编辑/刘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