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重磅发声!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22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资本市场要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服务,必须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努力提升资本市场数字化水平。

他具体提到四方面工作,包括:以数字化转型为行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赋能增效,积极拓展深化金融科技、监管科技的应用场景,统筹创新发展和安全,加强交流合作。

李超提到,行业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要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和迫切需求出发,从投资者和发行人的投融资实际需求出发,持续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能力。证券期货行业机构要结合自身情况,持续加大投入,利用数据和技术手段优化管理和服务模式,促进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经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客户服务质效。

“要不断强化科技监管的思维,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实施,实现新突破,更好发挥科技赋能监管的作用。”李超说。

具体而言,李超提出,证券期货行业机构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主动布局,积极参与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运用科技手段拓展深化客户服务、业务运营、风控合规、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行业核心机构应发挥引导作用,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积极探索,构建符合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行业协会应加强自律管理,搭建交流平台,总结推广科技创新示范实践,引导行业机构对标提升科技赋能能力。

他还表示,要统筹创新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金融科技相关风险。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科技应用风险有可能向业务领域传导,系统迭代升级频繁,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风险随之加大。”李超说,相关机构要平衡好创新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加强研发管理和风险研判,在核心系统上线和重大变更前做好全面测试,加强日常风险监测与防范,通过检测认证等技术手段,促进安全合规能力提升。

李超提出,行业机构要牢牢守住合规底线,加强对创新业务的合规性审核,及时对新技术新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把脉,做到看得清、管得住,确保风险可控。

此外,李超还提到,行业科技工作者要继续发挥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秉持开放合作的良好心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服务科技创新,产学研投等环节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与行业内外的政府机构、高校院所、科技龙头企业深化合作和联动共享,汇集重智重力,发挥整体合力,协同研究解决行业共性问题。

证监会上市部李明:对退市的评价不在数量 在于是否“应退尽退”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22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长期以来市场对退市有不同的视角和看法,有的认为要讲退市数量与上市数量挂钩,要大进大出,有的认为退市将造成公司与股东个体利益受损,要尽量少退,这两种看法都不妥,对退市的评价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是否应退尽退。

李明提到,2020年以来,证监会精准打击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退市改革取得巨大成效。数据显示,今年共强制退市42家公司,加上2021年强制退市的17家,两年退市家数占30多年来全部退市公司总数量的40%。

在他看来,这些公司的退市是对市场投资理念、生态系统的深刻扭转,解决了证券监管资源长期与风险公司的无谓纠缠,帮助地方政府腾出手来更好谋划发展。

此外,李明还上表示,证监会制定了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力争用三年时间,持续提升上市公司的五种能力。具体的措施包括:全面启动监管法规实质性修订,构建“1+5+N”上市公司监管法规体系,开展公司治理最佳实践案例创建,打造上市公司监管工具箱,开展防范打击财务造假、占用担保专项治理等。

李明表示,过去两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治乱”,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的核心将是“体制”。证监会力争用3年时间持续提升上市公司的5种能力,使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整体质量迈上新台阶。

他提到,新一轮行动方案包括五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制度规则体系。李明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重在提升规则质量,全面启动监管法规实质性修订,补齐一批缺失法规,修改一批滞后法规,理顺一批杂乱法规,构建以上市公司监管条例为核心,以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购重组,退市破产重整、监管执法五个方面规章为主干,以证监会规范性和交易所自律规则为重要组成部分的“1+5+N”上市公司监管法规体系,全面提升监管法规的科学化水平。

二是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在他看来,要加快监管制度供给,聚焦深层次问题,针对性完善制度规则和监管安排。要开展公司治理最佳实践案例创建,促进各上市公司不断探索借鉴融合。将重视治理的意识根植于上市公司,形成规范治理的软约束。

李明表示,证监会将持之以恒抓好公司治理监管,引导督促上市公司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上市公司实际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约束机制,推动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三是进一步深化增量存量改革。具体而言,在入口端,要持续落实优化发行上市条件要求,严把审核质量关。在融资端,持续优化资本市场融资性,完善并购重组监管机制。在出口端,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在强化制度执行上持续发力,确保退市改革执行不走形、不变样,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除出市场,优化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支持符合条件且具有挽救价值的危困公司,通过破产重整实现重生。

四是进一步提高监管的适应性、实效性、引领性。李明说,要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打造上市公司监管工具箱,强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联动,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处置风险的能力,针对财务造假、占用担保等重大违法行为的新变化、新趋势,构建监管长效机制,开展防范打击财务造假占用担保的专项治理。

五是进一步增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强大合力。他表示,要进一步强化与各方协作联络,在提升规范运作水平、推进提质增效、处置突出风险等方面增强合力,希望有关各方与证监会共同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再创新局面。

证监会市场二部王建平:相关部门将研究逐步扩大认股权试点地区

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22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认股权业务是股权投资和债务融资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和成效后,相关部门将研究逐步扩大认股权试点地区。

在王建平看来,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是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生态体系、解决行业实际需求、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重要举措。这项试点也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后续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落实四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工作。王建平说,证监会将依法指导监督协调试点有关工作,会同北京市相关职能部门指导北京股交中心发挥综合服务平台作用,稳妥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待试点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效后,将研究逐步扩大认股权试点地区。

二是鼓励各类机构积极参与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他表示,支持金融机构、私募基金、证券服务机构、担保公司等机构参与试点,促进认股权价值发现和有序流转,打造合规、专业、高效的认股权服务生态体系。

三是提升服务科创企业的能力。王建平表示,认股权综合服务有助于引导高质量科创企业进入区域性股权市场。北京股交中心要深入理解服务科创企业的业务逻辑,不断健全完善市场生态,探索科创服务模式创新,提高服务科创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做好风险防范。具体而言,央地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区域性股权交易平台参与机构和相关企业的监管,防范出现虚假权益标的过度炒作现象,严格合格投资者管理,确保试点工作健康顺利开展。

证监会科技局姚前:全面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22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全面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成立创新试点协调小组,加强监管科技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引导金融科技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姚前表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进展顺利,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等地有序推进,北京地区第一批16个试点项目顺利运行,正在进行第二批项目征集遴选工作。其他城市的首批试点项目已完成遴选、专业评估,预计年内正式启动试点。

在他看来,目前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着四个问题与挑战,包括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基础数据治理能力有待加强、信息技术管控能力未能充分匹配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以及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姚前表示,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监管部门将从以下五方面,引导金融科技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完善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配套制度框架;强化金融科技创新要求,科学细化试点项目分类;成立创新试点协调小组,加大业务监管部门参与力度;壮大专业评估专家队伍,提升专业评估质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吸引、发掘、培育亮点项目。

大力推动行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打造“网”“云”“库”“链”等一体化行业基础设施,加强行业信息基础设施监管,提升行业数据共享和数据要素价值的深化利用水平,有效服务行业机构的关键业务和核心竞争力。

加强监管科技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加快推动中国证监会智慧监管IT战略规划发布实施,统筹系统力量建设智慧监管平台,组织行业机构加快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逐步夯实行业监管大数据仓库基础。

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提高科技标准化水平,统筹行业发展与安全,引导行业机构提升信息技术管控水平,持续增强行业机构自主研发和风险防范能力,强化系统运行保障、数据安全管理,夯实行业网络安全基础。

不断提升金融科技研究水平,组织和引导行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同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应用前沿的研究探索,逐步集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推进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行业科技创新生态。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戴钦公:今年前10个月证监会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49件 罚没款金额15.38亿元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副主任戴钦公22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始终坚持“严”的行政处罚主基调,今年前10个月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49件,罚没款金额15.38亿元。

他表示,证监会坚持发挥各方合力,推动构建立体追责体系,接下来将持续做好三方面工作,包括强化资本市场治理的制度供给、提高涉刑案件的移送效率,以及推动完善证券民事诉讼与赔偿制度,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依法作为代表人参加诉讼等。

戴钦公提到,2012年到2021年间,证监会对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301份,罚没款金额393.75亿元,处罚决定数量是前10年的5.2倍,罚没款金额是前10年的35.2倍。今年1至10月份,证监会已累计作出249份行政处罚决定,罚没款金额15.38亿元。

“证监会通过行政处罚依法惩处各类违法活动,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净化了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 戴钦公说。

他还提到,在从严打击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违法增减持等违法行为的同时,证监会还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点任务,做好行政处罚工作,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体包括三方面工作。

一是依法从严惩处上市公司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违法案件,助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坚持一案双查,对存在证券违法行为的中介机构依法严肃追责,对参与协助财务造假的依法从重处罚。

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1年,证监会对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共作出274份行政处罚决定,处罚证券发行人147家次,处罚责任人员共计1898人次,罚没款金额达11.14亿元;对中介机构作出44份行政处罚决定,处罚责任人员131人次,罚没款金额达3.22亿元。

二是做好私募基金、债券市场等领域的执法工作,助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数据显示,证监会自2016年对私募违法行为作出第一例行政处罚起,到2021年底已作出行政处罚决定75份,罚没金额9463万元。

同时,自2018年起,证监会承担起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统一执法的职责。截至目前,证监会已对14件涉及债券领域的违法案件作出处罚,维护了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执法制度建设,规范执法程序,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司法审查,同时在上交所、深交所和中金所设立巡回审理办公室,方便当事人就近参与行政处罚审理程序,在疫情期间推广电子阅卷、视频听证等便民措施等。

责编:邵子怡 校对:孙洁华

制作:何永欣 图编:赵雁旎 总审读:朱建华

监制:张晓光 签发:潘林青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