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抗微生物药物 警惕“药物陷阱”
全媒体记者 韩冰 通讯员 王培培 陈思妤
"医生医生,我喉咙有点难受,可能是感冒了,家里有点头孢,我能吃吗?"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将抗菌药物误认为是消炎药,认为感冒发热时必须使用抗菌药物,认为输液比口服药物更有效,频繁更换抗菌药物随意中断疗程等。这些行为是生活中常见的用药误区,正是由于这些误解,导致一些微生物产生了耐药性。
为了提高全社会对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耐药性感染的出现和扩散,世界卫生组织(WHO)从2015年起将每年的11月18日至24日确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今年的主题是"教育、倡导、立即行动"。
抗微生物药物,是指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生长或繁殖的药物,是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动物和植物感染的药物,包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
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与抗微生物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微生物的疗效降低或失效,即出现了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蔓延,将导致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无法治疗。
微生物耐药性的获得包括多种原因,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或者不当使用、动物饲养中的不当行为、感染和疾病预防控制不力、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因素均能加速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微生物耐药会导致越来越多的感染(比如肺炎、结核病、淋病和沙门氏菌病)变得更难治疗,原因在于用于治疗感染的抗生素的有效性出现下降;医疗成本增加,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还可能对医疗手术、化疗和器官移植等现代医疗治疗方式造成威胁。
滥用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剂量或疗程不恰当、过多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容易引起微生物耐药。
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时需要注意:抗微生物药物是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微生物药物;遵医嘱。按照疗程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运动,生病时避免与他人接触;参与相关教育活动,提高对微生物耐药的认识。(编辑 李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