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紧缩资源缺乏 台湾大陆研究挑战多

学者分析,由于大陆政治氛围紧缩、两岸交流减少、台湾的反中意识高涨、政府欠缺长远规划等因素,台湾的中国大陆研究面临挑战。图为16日政大东亚所举行55周年所庆,邀请历任所长与谈。(摘自政大东亚所脸书)

大陆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让中国研究成为全世界热门的显学,台湾积累近70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也受到西方重视。但随着两岸交流机会锐减、台湾民间反中意识高张,政府对相关研究投入太少、缺乏长远规画,加上大陆的政治氛围紧缩等,都令学界担忧台湾能否维持过往优势。中研院院士吴玉山直言,中国大陆研究事涉台湾的国家存亡,他疾呼真正的「护国神山」,在于成功的中国大陆研究。

台湾的中国研究始于50年代的「匪情研究」,在西方无法与大陆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国府透过情报工作所收集的中共资料,及与中共第一手接触的研究人员,是当时国际社会来台了解中国大陆的两项重要优势。如今地缘政治格局骤变,陆委会日前举办国际研讨会,邀请到美国著名中国专家沈大伟等多位欧美日学者线上线下与会,台湾成为国际间探讨中国的重要平台。

然而,近年来台湾在中国研究的发展趋势,却让多名资深与中坚学者表达担忧。「当前台湾仇中、反中情绪强,连带影响中国研究热度不如以往」,文化大学国发大陆所讲座教授赵建民向本报直言,新血不足,许多研究所难以为继,使基础研究非常薄弱。曾任陆委会副主委的他过去邀集学者专家,对大陆未来10年的发展进行预判,成果却不如预期,「10多年过去,我们还是没有相关长远规画」。

近几年,台湾的中国研究趋势发展出关注「中国因素」,如认知战、统战、渗透等「锐实力」对台湾的影响,偏向本土研究范畴。对此,政大东亚所特聘教授王信贤日前曾示警,若学术资源过度向「防御性中国研究」倾斜,台湾或将失去中国研究优势,以及与全球学界交流的重要立足点。

政府对中国研究投入不足,没有真正了解「挥拳的人」,仅靠「矽盾」是否能守护台湾?「真正的护国神山在成功的中国大陆研究!」中研院院士吴玉山日前在政大东亚所所庆上直指,「真正的护国神山在成功的中国大陆研究」,若做不好,台湾可能就不会存在,呼吁政府应投注比半导体更大的资源来研究大陆。

此外,随着大陆政治氛围紧缩,两岸交流氛围改变,在大陆实地观察的条件越趋严苛,不少研究者改以用数位资料及文字探勘等新研究方法。台大政治系教授张登及表示,台湾的中国研究继承了国府迁台后,早期学人的历史传承和情报研究的优点,1980年代后更结合西方理论、科学方法与大陆开放后的实地田野验证,但国际情势巨变和两岸紧张之下,新方法能否延续既有学术优势,并具备政策的洞察(policy insight),现在是一项新挑战。

2014年起改以「计算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的台师大东亚系副教授邵轩磊,曾透过新方法观察大陆社群媒体中的民众和官媒反应等,从中分析出大陆的宣传模式。他坦言,两岸交流机会骤减,迫使研究者从数位资料获取知识的倾向升高,但仍强调新方法须配合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研究者关心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