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海防空到对地攻击 台湾飞弹研发之路
台湾发展飞弹先从制海着手,接着防空,现已进入最敏感的巡戈及地对地飞弹。图为天弓三型。(中科院提供)
台湾发展飞弹先从制海着手,接着防空,现已进入最敏感的巡戈及地对地飞弹。
以阿战争中,埃及靠俄制冥河飞弹击沉以色列的大型水面舰艇震撼全球,同样也让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正视飞弹的重要,特别是中共已装备类似飞弹,对台湾威胁日益严重。军方一方面引进以色列的加百列天使飞弹,装备在海军阳字号驱逐舰上,另一面由中山科学研究所加紧研制脚步。
1978年性能类似天使飞弹的国产雄蜂反舰飞弹问世,于当年的国庆阅兵中公开展示,虽然性能并不突出,雄蜂飞弹激励了当时正处风雨飘摇中的人心,后来改名为雄风飞弹的雄蜂飞弹也成为中科院的明星产品。在雄一飞弹的基础上,中科院后来陆续研发成功雄二、雄三飞弹,并拨交海军使用,分别部署在我国自制的巡防舰、飞弹快艇,以及三芝、东引、小琉球等重要陆基据点,可说是我国最重要的制海武器。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雄二E型飞弹是我国第一款正式成军的巡戈飞弹,性能、射程仍在保密中。
雄风研发成功,使我国武器信心倍增,1980年代,中科院着手研制难度更高的新型防空飞弹,希望能取代日益老旧的力士、鹰式飞弹。1986年天弓一型飞弹研制成功,成为我国第一款自制的防空飞弹,然后再接再厉研发弓二、弓三、弓三增程飞弹,从一开始的拦截飞机到现在可以拦截飞弹,性能仍不断提升。
制空武器除天弓飞弹外,中科院配合自制IDF战机,于1980年代研发天剑一型、天剑二型空对空飞弹,如今更开枝散叶,增加了陆基的捷羚防空飞弹及海基的海剑二飞弹。
另外,民国70年国庆阅兵大典,国军曾公开展示昆吾及青蜂两款飞弹,前者被认为是俄制AT-3火泥箱反坦克飞弹的台湾版,后者因为外型修长,被认为是仿自美国长矛飞弹,为地对地的攻击性武器,惟两者在国庆大典上惊鸿一瞥后即无下文。2000年后,不断传出台湾正在研制地对地飞弹,不少军事专家认为这应该是当年青蜂飞弹计划的延伸,但消息从未被确认,直到最近前中科院长龚家政在回忆录披露「靶弹计划」秘辛,才证实台湾确实研制了一款直径一公尺、高十公尺的弹道飞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