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来到新赛点
作者:喻言
编辑:周智宇
中国智能驾驶的竞赛已然来到新的赛点。从元戎启行、商汤绝影再到小鹏汽车,供应商和整车厂们都加速推进着端到端方案的上车速度,进一步推动智驾行业变革。
继3月公开表态“L4是骗局”后,在6月1日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元戎启行CEO周光又表示,“如果智能驾驶系统不能彻底摆脱高精度地图,谈何端到端。”
这并非周光第一次强调“无图”方案与端到端模型的强因果关系,4月的北京车展上,周光就表达了类似观点,并推出不搭载高精度地图和应用端到端模型的高阶智驾平台DeepRoute IO。
此次周光带来更多进展。他表示,元戎启行已经与多家主机厂达成量产合作,预计今年将有万辆级别,搭载元戎启行系统的量产车进入消费者市场。
这也是继小鹏汽车在AI Day宣布端到端大模型要量产上车后,行业内又一家公司给出端到端量产的规划。
周光认为智能驾驶系统要摆脱高精度地图。他解释称,端到端模型,如同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更擅长看非结构化的数据,如图片与视频。而高精度地图是一堆精确的三维表征,是结构化数据的堆砌。
对端到端模型来说,高精度地图是一堆深奥的数字代码,难以理解,反而更直观的图片与视频道路信息,可以与它同频,并让它轻松获取信息。
“就像人类一样,人类可以马上理解图片、视频想要传达的信息,但不能立即理解一堆复杂的结构化数据背后的意义。”
元戎启行在2020年就开始研发“无图”方案,并于2023年推出完全摆脱高精度地图,只搭载导航地图的“无图”方案。
然而,要真正实现“无图”方案,不仅要重构整个技术架构,提升感知系统的灵敏度,更要加强系统对整个行车场景的理解能力。这对行业大多数公司来说,还尚有难度。
因此,不少公司采用“走捷径”的方法摆脱高精度地图。比如有些公司采用基于高精度地图制作的定制化地图,也有些公司尝试在导航地图上进行各种“修补”和“堆叠”,例如打补丁、堆先验、定制图层等。
周光称,元戎启行已经打造出了由神经网络控制的新一代的AI汽车。在他的畅想里,在由神经网络运转的AI 2.0时代之后,AI 3.0时代就是通用人工智能时代,AI技术将会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当然,要实现从AI 2.0到AI 3.0的跨越,还需要大量技术积累,端到端模型会是其中关键环节。掌握相关技术并应用落地的公司,也会在AI全新阶段率先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