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发现问题 我还是会从棺材跳出来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新华社)

不确定的国家:李光耀与新加坡(时报出版)

二○一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或更早一点,李光耀意志清醒的最末一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么提问,因为二○○九年八十六岁的李光耀接受访问时说:「新加坡是我至死都关心的地方」(《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

如此,四年后(二○一三)──李光耀辞世前两年,他再度受访,访员问他,哪些事会让他夜里睡不着?他直说:「我想着我们的人口变化,整体生育率只达一点二,我们不得不引进移民」(《李光耀观天下》)。半世纪前的一九五九年,他当总理之初,生育率为六点一。

李光耀从不掩饰自己,包括个人脾气和对新加坡的关切。更早之前,一九八八年,「年轻」一点——六十五岁的李光耀在国庆群众大会上严厉、明确地说:「即使我躺在病床上,即使你将我送入棺材,只要发现哪里有问题,我还是会从棺材里跳出来。」他同时质疑批评他的人:「你一天花多少时间牵挂着新加坡?」《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

从来,没有人怀疑李光耀对新加坡的付出。

新加坡人遇上外地朋友,最常被问:「你觉得你们李光耀怎样?」就是如何评价李光耀。

李光耀逝世三天后(二○一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两小时的特别会议上,国会最大反对党──工人党秘书长、五十九岁的刘程强(一九五六-)说:

如果没有李光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游走于大国之间,推销新加坡对他们的价值和所能提供的潜在利益,并且获得大国领导人的尊重,我们在经济上不会成功,我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和空间。

在国内,争取国家独立的运动和持续的政治斗争,造成新加坡人高度政治觉醒。在参与政治运动和共同奋斗的过程中,人民和李光耀产生共识,酝酿了共生的关系,也铸造了共同方向和互相信任。这是新加坡能够在一代人,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为第一世界国家的关键。所依赖的,不只是李光耀超乎常人的干劲,精力和坚韧的毅力,还有他的诚意。

但是,我不认同人民行动党一党专政的政治格局,是新加坡经济能够迅速发展,社会能够保持凝聚力,维持国家团结的关键,因为不少新加坡人在建国和制定政策的权衡过程中被牺牲,我们的社会也付出了代价。这也造成建国总理李光耀在一些民众的心里成为具有争论性的人物。

虽然他制定政策是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做理性的判断,但政策的选择和施行,不单只是理性,应该还有人性和感性的考量,才能避免在实施政策时,使一些人民积怨或受到伤害,长久累积成为潜伏性的危机,影响人民的团结和对国家的认同感。

今天的新加坡,能够不分种族、言语和宗教,团结一致,李光耀功不可没。我仅此向建国总理李光耀致以最高的敬意。

是的。这五百四十字里,我们觅得比较寻常却中肯的答案。

只是,「智慧和胆识」、「超乎常人的干劲,精力和坚韧的毅力」较抽象,而且耳熟能详;「第一世界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团结」是现状,容易轻忽。较有feel的,可能是继「但是」与「虽然」的句子,句子最后的动词「牺牲」、「伤害」,背后都是眼泪,一些已滴沥并干枯于历史的长卷上。

美国第四十六届总统拜登当选后,于二○二○年十一月七日发表全国演讲时说:「我们必须停止把对手视为敌人;我们不是敌人,我们都是美国人。」(We must stop treating our opponents as our enemy. We are not enemies. We are Americans.」

逝者已矣,生者谨记,对手非敌;我们不是敌人,我们都是新加坡人。(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