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屆三中全會 分析:首自經濟轉向安全建設
图为从天安门广场看人民大会堂。(记者陈政录/摄影)
中共三中全会正在进行,学者分析,今年的会议与过往最大的差异是扬弃以「经济建设」而改以「安全建设」为中心推动改革开放,因此短期内对于中国各项重要经济指标难有过多期待。
国策研究院今天上午举行「中共20届三中全会与惩戒台独新规」座谈会,邀请多位专家学者针对相关议题发表意见。
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指出,20届三中全会理应在2023年9至12月间召开,但直到今年7月才召开,已较惯例延后了大半年。
而且,虽然历次的中央委员会都必须经政治局会议决议宣布,但是自政治局宣布开会到实际开会,这中间的时间长达近3个月之久,凸显在高举「安全建设」为中心下,欲推动经济上「改革开放」则需要诸多铺垫与准备。
他说,这次三中全会的主旋律即为「中共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张五岳进一步分析,这次的三中全会可以说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扬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改以「安全建设」为中心推动改革开放,并将「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
他认为,因此,将更多侧重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以,「三中全会落幕后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各项重要指标,短期内恐怕难以寄望与过多期待」。
除了重大的经改议题,张五岳说,三中全会也必然要解决二中全会以来重大人事案,以及必然要依惯例增补新任中央委员,并选举中央军委委员。此外,在高层的人事方面,一般认为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中共党内高层包括中央部委与地方省部级的官员也将有一波的人事异动。
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执行长董立文说,这一届三中全会延后召开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国际政经形势不确定;其次是国内经济形势不景气与不确定;第三个是党内形势不稳定也不确定。
学者洪耀南观察,这一届的三中全会仍会处理经济发展方向、经济体制与人事变动等议题。
然而,洪耀南也提到,自国务院总理李强上台以来,救经济的措施多属于修补性质,期待中的三中全会却迟迟未能带来突破性的改革方案,这使得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改革形象显得乏力,外界期望降低。
他说,即使宣传部门试图把这届的三中全会拉高到11届三中全会的高度,将习近平包装成继邓小平之后的改革家,依然凸显习近平改革家的有气无力,外界无期待,人民对三中全会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