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股表現慘淡 市場盼盡快推出平準基金救市

中国A股创波段新低,市场人士呼吁推出平准基金。(新华社)

中国A股表现惨淡,三大指数在2日更是同创波段新低,令市场一片哀嚎。不少市场人士同声呼吁,尽快推出平准基金,因为「最好的入市时机已至」。然而,对于规模及运用方式则有不同看法。

据第一财经报导,中国股市上周短暂庆祝行情后,本周持续走弱,三大指数3日全部走跌,同创波段新低。综观今年1月,沪指累计下跌6.27%、深成指跌幅13.77%,创指下跌16.81%,均创下2015年以来单月最大跌幅。

在股市一片低迷的情形之下,许多市场分析师、财经专家同声呼吁,把握最好的时机,尽快推出平准基金,「目前已经具备设立平准基金的条件,应加快设立,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使A股市场回归更为理性的基本面逻辑」。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析,当前需要长期稳定的增量资金入市,提振信心,尽快扭转市场偏弱的预期。可以借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专项用于稳定资本市场,规模初期约人民币1兆(下同,约新台币4兆3650亿元),总规模可以上看3兆。特别国债的发行可以由央行认购,以避免带来流动性的收紧。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煜辉表示,以长期来看,平准基金规模逐年补充至10兆甚至更多是有可能的,根据中国资本巿场的市值规模来计算并提供配套,关键是「让市场投资者尽早、透明、全面地了解这个规划,避害的心就会逐渐消失了,回归资本正常的趋利状态」。

中信证券的研究分析则认为,平准基金的规模多在总市值的3%至6%之间,如果设立平准基金,规模预计在2兆至4兆间。

今年1月下旬传出,中国政府有意设立平准基金来买境内股票,整体规模上看2兆。平准基金也被称为「干预基金」或「稳定基金」,一般是指政府借由特定的机构,以法定方式设立的基金,用以稳定市场。

报导引述国海证券分析,平准基金救市的主要时机可分为三类,第一是经济基本面大幅衰退,可能触发风险事件;第二是股市泡沫的破裂;第三则是政治局势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