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硬件市场二季度回正 AI成为市场新热点

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

9月9日至15日是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周。

恰逢此时,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安全硬件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安全硬件市场整体收入约为4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综合上半年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IT安全硬件市场规模达到7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与此同时,IDC作出预测,网络安全硬件市场作为整个网络安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80亿元人民币。到2028年,中国网络安全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6%。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网络安全硬件市场也面临了一定的压力,下游客户在网络安全领域的资金投入有所减少或延后,进而对网络安全业务的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不过,随着新一代 IT 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尤其是AI相关技术的加持,将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提供商产品的检测和响应的能力,或将引起市场新一轮的增长。

细分市场小幅增长

网络安全硬件是专为保障网络空间安全而设计的专业设备,作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硬件基础。其与通用计算硬件设备有所不同,网络安全硬件平台在各种环境下均展现出了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支持深度定制化。对于网络安全软件制造商而言,采购网络安全硬件平台是其主要的支出项目,大约占据网络安全厂商成本及利润构成的20%。

IDC定义下的网络安全硬件市场分别由统一威胁管理 (UTM)、基于UTM平台的防火墙 (UTM Firewall) 、安全内容管理(SCM)、入侵检测与防御 (IDP)、虚拟专用网(VPN)和传统防火墙 (Traditional Firewall) 构成。其中,UTM防火墙市场规模仍位列第一,2024年上半年总体市场规模约为27.3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UTM防火墙也是上半年唯一同比增长的子市场,增幅约为1.8%。

与此同时,IDC方面指出,在“商密”相关政策持续深入及“25项密码行业标准”全面实施的推动下,VPN市场规模于二季度恢复同比正增长。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张雪卿表示,在市场承压的大环境下,安全厂商积极从自身产品性能、行业标准满足度、产品性价比、供应链、售后服务、渠道等多个方面同时发力,寻求破局。就市场而言,在原有存量需求的基础上,拉动市场增量需求的机会点同样显现——生成式AI在赋能网络安全技术的同时,也将扩大安全需求的边界,带来新的使用场景;在中国企业出海的热潮下,安全厂商将目光投向海外,结合自身优势为出海中企提供安全保障;“商密”+“25项行业标准”等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落地将加快政府、医疗、交通等行业用户的合规建设速度。

虽然个别细分市场出现了增长,但难掩网络安全硬件市场整体疲软的态势。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内网络安全厂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上半年奇安信-U(688561.SH)、深信服(300454.SZ)、三六零(601360.SH)3家厂商的合计亏损就达到了17.53亿元。

其中,深信服方面指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短期内下游需求增长较为乏力,2024 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相对放缓对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压力,下游客户在网络安全领域的资金投入有所减少或延后,进而对网络安全业务的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我国网络安全市场长期呈现产品碎片化、同质化的特点,叠加整体协同能力不强等问题,成为阻碍网络安全产业良性、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不过,在IDC方面看来,长期来看,中国网络安全硬件市场增长的核心逻辑并没有发生改变。IDC作出预测,网络安全硬件市场作为整个网络安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80亿元人民币。到2028年,中国网络安全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6%。

IDC中国网络安全领域高级分析师王一汀表示,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中国网络安全硬件市场规模的增速不及预期,客户对于预算的控制或将持续或进一步加大,IDC也随之下调了未来五年的行业预测。长期来看,中国网络安全硬件市场增长的核心逻辑并没有改变,防火墙等基础安全建设类产品将在经济复苏后再次回到正常的增长区间。AI相关技术的加持也将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提供商产品的检测和响应的能力,或将引起市场新一轮的增长。IDC也将对网络安全硬件市场的发展进行持续跟踪。

“AI+安全”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网络安全厂商公布的数据来看,各大网络安全企业纷纷加大对AI技术的研发投入,致力于开发出能够有效识别和抵御AI驱动攻击的新型安全产品。更多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开始集成高级AI算法,以实现对复杂攻击模式的提前预测和快速响应,提升攻防对抗水平。

近年来,网络安全行业在AI、大模型浪潮的推动下呈现出新的变化,针对重点产业的供应链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促使网络安全行业的应对策略必须及时调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持续快速发展,网络攻击手段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高级威胁趋于常态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认为,由AI技术带来的新型安全问题已成为现实,而大模型安全研究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无论是安全研究还是安全产业,都必须紧跟科技进步和应用创新,才能服务好发展,保障好发展。

派拓网络大中华区总裁陈文俊表示,AI的出现对网络安全是一个颠覆性的挑战。我们认为AI的出现,特别是近两年比较流行的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未来会颠覆整个网络安全市场。人工智能对我们有好处,但是同样黑客也可以去利用,所以我们觉得人工智能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IDC也在报告中指出,AI赋能安全、AI自身的安全成为市场热点:在AI赋能网络安全领域中,虽然AI技术已经在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等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生成式AI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服务提供商需要积极探索如何将生成式AI技术与现有的安全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安全系统的智能水平,解决安全人才短缺、技能差距、检测效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在AI包括大模型自身的安全性领域中,对于AI环境的安全防护、输入输出的安全防护等内容将受到用户关注,传统的安全产品如防火墙等可以结合自身产品优势制定适合于AI防护场景的产品或服务供用户选择。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