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到底有没有用?美国专家说出7个字:长城害惨了欧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万里长城,既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然而,长久以来,关于长城作用的谈论从未间断,有人说,长城能够抵御外敌,也有人说,长城高度不过8米,在军事上的作用被严重高估了。
而一位美国学者却表示,“中国的长城害惨了欧洲。”
那么,长城到底是如何修建而成?在历史上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美国学者为何会说出长城害惨了欧洲,这7个字呢?
驱逐匈奴,修筑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从此中国走向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时代,唯一的威胁便是北部的匈奴。
不过,在秦朝的百万雄师面前,匈奴同样不堪一击,6年后,秦始皇麾下的猛将蒙恬便在河套地区(今内蒙古)与匈奴军队展开一场殊死之战。
在蒙恬的指挥下,秦军一举夺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丢盔弃甲,向着大漠深处遁去。
然而,巨大的胜利消息传回咸阳后,秦始皇却并未下令继续追击匈奴,攻克漠北,而是让蒙恬转攻为守,在边疆修筑长城。
其实,修长城的主意并非秦始皇原创,早在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便在边境修筑了连续排列的城堡。
春秋战国之际,各诸侯国竞相争霸,为了防御邻国,他们进一步扩充了城堡的规模,长城也开始初具雏形。
到战国,秦、赵、齐、燕四国修建的长城规模最为浩大,均在1000公里以上。
那么,秦始皇为何放弃追击匈奴,而是选择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修建长城呢?
首先,秦朝的百姓以农民为主,要想深入大漠,与匈奴作战,必须得训练相当数量的骑兵,这将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
与此同时,农民放弃耕地学习骑射,也会耽误生产,造成额外的损失。
其次,游牧民族来去如风,靠着劫掠过活,因此,他们的作战风格十分灵活,即便被击退,也可能随时卷土重来。
而漠北地处寒冷之境,并不适宜耕种,就算秦朝占领了这里,也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维护,有些得不偿失。
正因如此,修筑长城,一来可以将匈奴的威胁排除在国境之外,二来可以保障边境人民的生产。
就这样,秦始皇下令,在此前长城的基础上继续扩建。
形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的万里长城,修建过程中更是动用了百万劳工,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在修建长城时,秦始皇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思想,比如“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
也就是说,当长城修到高山峻岭、大江大河之处时,就不再用砖石垒砌,而是依托着天险来进行防御。
这一想法极大减少了修建长城的工作量,也为后世带来启发。
当然了,由于长城的规模还是过于浩大,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样不可忽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便流传长千年,真实地反映了秦筑长城背后的辛酸与苦难。
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长城的修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秦始皇开始,到西汉、东汉,再到隋唐明清,历朝历代都在不断修缮,使其长度不断增加。
而长城的意义与价值,也历经了历史的检验,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经济上,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为农牧两大经济体提供了交易的场所,很多重要的城镇也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而成。
另外秦汉时期,为修建长城投入的兵民总数高达千万,这些人在修建工程的同时,也在加强边境的建设,屯田戍边、开发边区的传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在民族融合方面,长城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长城的本意是想要隔绝游牧民族的影响,但随着汉人帝国的不断强大,少数民族也开始主动与汉人交流、融合。
汉宣帝时期,南匈奴归汉,华夏民族与游牧民族首次实现了大范围的融合,中华民族由此开始形成。
在军事上,长城的意义更是无须赘述,有人说,“长城是古代最伟大的防御工程”。
的确,长城的作用不单是被动的防御,而且还将关口、军报、隘口、军事重镇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防御网,从而保障了长城内部的长治久安。
长城更加了不起的是,即便有一个两个关口被敌人突破,敌军进入到内地,只要整段长城上还驻有守兵,那么便可以随时集结起来。
重点打击入境的敌人,让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不仅如此,在长城的阻隔之下,游牧民族的后勤根本没办法运输进来,就算让他们的骑兵长驱直入,最终也只能灰溜溜地退出去,无法在内地立足。
可以说,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极为先进的防御思想,化被动为主动的军事理念,时至今日仍有巨大的价值。
康熙皇帝与美国教授
在后人的眼中,修建长城的意义是无比重大的。
孙中山先生曾经评价道,“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就连贾谊在《过秦论》中也不得不承认,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但在历史上,也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清朝的康熙皇帝,便对修建长城并不热衷。
康熙三十年,长城出现了多处破损,名将蔡元上书,请求修缮长城,以御外敌,没想到的是。
康熙却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求,还表示,“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
康熙认为,虽然从清朝开始,历朝历代都在修长城上下了大功夫,但是效果却并不显著,“其时岂无边患”?
康熙还提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意思是,只要赢得民心,边境自然可以安枕无忧,而修建长城,只会劳民伤财,对百姓无利。
然而,深究下来却并非如此。
毕竟,长城的作用主要是抵御游牧民族,而清王朝本就是游牧民族出身。
到了今天,长城的价值不但得到了国内学界的普遍认可,甚至连欧美学者,也无一不对长城啧啧称奇。
但著名的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巴菲尔德便在其巨著《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一书中却提到,
长城把欧洲国家给害惨了,长城对欧洲造成的影响,今天仍然在延续。
在巴菲尔德看来,长城内外,中亚游牧国家与中原帝国是一种“互生”的关系。
正是由于长城的抵御作用,游牧国家难以从中原汲取资源,便只能向西迈进,烧杀抢掠,最终导致了欧洲的灾难。
强大的匈人帝国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雄才大略,在他统治期间,汉朝无比强盛,卫青与霍去病指挥汉军,在北部击溃了匈奴主力部队。
从此以后,我国边境强大的匈奴帝国一分为二,成为南北匈奴两股力量。
其中,南匈奴彻底被华夏文明所折服,自愿向汉朝进贡,从此被汉人同化、融合。
北匈奴不甘屈服,却又不是汉朝军队的对手,于是不断向西逃窜,从此不知所踪,在我国的史料中,鲜有北匈奴的记载。
与此同时,欧洲却突然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匈人。
匈人,如今我们恐怕很少听到这个名字,但在当时却是令欧洲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公元350年,阿兰国最先见识到匈人的恐怖。
阿兰国位于亚欧交界地带,是一个由渔猎民族组建而成的国家。
最早记载于《史记》当中,张骞进西域时,阿兰国已经有五十万以上的人口,且兵强马壮,在中亚算是一个军事强国。
当匈人来袭时,阿兰国举全国之力迎敌,然而,面对强盛的匈人大军,阿兰国竟毫无抵抗之力。
阿兰王被杀,国家灭亡,而残余的部队则臣服于匈人,跟随其继续西进。
阿兰国突然灭国,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匈人的名号自此成为欧洲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梦魇。
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征服阿兰国后,他们马上盯上了下一个目标——东哥特王国。
东哥特王国位于黑海北岸,是一个年轻的国家,由日耳曼人建立,势力范围覆盖如今的意大利半岛及克罗地亚地区。
公元374年,匈人带着阿兰国余部来到东哥特王国,一边发动正面攻势,一边挑起东哥特王国内斗,不到一年时间便大获全胜,令东哥特王国主动投降。
连下两国以后,匈人气势如虹,继续向北方征服,打得多瑙河畔的日耳曼人抱头鼠窜,将黑海到多瑙河以北的大片领土全部收入囊中。
曾经傲视欧洲的日耳曼民族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迁徙,苟延残喘的罗马帝国也就此覆灭。
至450年,匈人已经建立起一个南起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的庞大帝国,向匈人帝国进贡的国王与酋长不计其数。
北匈奴的突然消失,与匈人帝国的离奇出现,一直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但根据二者所处的时间判断,以及一些推断,一些人觉得匈人极有可能就是西迁的北匈奴人。
另外,宋朝末年,蒙古帝国兴起,成吉思汗同样是战功卓著,最远时也打到了多瑙河流域,波兰、匈牙利、奥地利等国都被占领了大量国土。
因此,匈人绝非孤例,我国周边游牧民族的力量不可小觑,长城,保护了我们。
然而,长城的修建,最初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内乱,秦始皇进行扩建也只是出于保卫国土的考量。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游牧民族是否会向西方扩张,根本无法预测,因此,巴菲尔德将欧洲的灾难归咎于中国人民修建的长城,实在是有些“甩锅”的嫌疑。
“甩锅”中国,并不可取
事实上,欧洲人打不过游牧民族,更多得考虑到自身的原因。
首先,欧洲历史上战争过于频繁,有国家之间的战争,也有国家内部的动乱,长此以往,欧洲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无法形成一股核心的力量。
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一直以灵活著称,天克欧洲这种“散兵游勇”,因此,在“蛮族”入侵时,欧洲根本难以抵挡。
其实,中国的情况同样如此,春秋战国时群雄割据,匈奴趁机发展壮大,等到秦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中央集团制度,匈奴便再也不是对手了。
其次,游牧民族全民皆兵,而当时的欧洲,却只有骑士拥有作战的能力,大部分都是从事生产的农民,从兵力上,游牧民族也占据绝对优势。
一些人表示如果欧洲能够效仿我国,修建类似长城的防御工程,那么,中亚的游牧民族也不至于在欧洲如履平地了。
不过长城的修建需要耗全国之力,四分五裂的欧洲,想必也无法完成这一壮举。
结语
虽然现在军事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超音速战斗机、洲际导弹等新式武器出现,但对于中国人而言,长城的历史价值和纪念价值则更加重要。
长城的存在,既承载了5000年华夏文明的辉煌璀璨,也凝聚着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百折不饶的民族精神。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