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冲击2.0 掀新一波贸易战

中美新一轮贸易战,电动车首当其冲。图为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中新社)

大陆改革开放后,随着1990年代起全球自由贸易兴盛,「中国制造」以低价竞争力席卷全球,这是中国冲击1.0;疫后,北京加大力度推动出口以重振经济,「中国制造」再次冲击全世界,对比上一波是劳力密集加工品,这波是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板等,落入中美对抗结构中,中国冲击2.0,成为欧美对中国启动贸易战的根源。

从统计来看,大陆第1季工业产能利用率73.6%,创2020年第1季以来新低。大陆官方的解释为,与春节假期等因素相关,今后几季的产能利用率有望逐步回升。

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与美国合作反恐,在全球化环境下,大陆低价品扑向全球,为欧美消费者带来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根据美方说法,大量的中国商品让美国失去200多万个工作岗位,家具、玩具和服装制造商倒闭,美国前总统川普以此借口,于2018年对中国发动贸易战。

疫后的中国,长期培植的减碳或绿能产业大爆发,当内需尚在复苏下,国际市场成为最佳出路。如今的世界,在美国带头下是保护主义盛行,并不断在战略产业建构去中化的供应链,落在反中恐中的语境上,中国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板乃至钢铁的强大竞争力,看在欧美眼中,是破坏国家安全、侵害其国内产业。

与此同时,中国目前是通缩加上人民币相对贬值,美国则是通膨未歇,美元强势,也是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来源之一。

欧美战略上应对中国有不同看法,惟独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红潮再临」有共识,最明显就是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法,劝说欧盟未来勿对电动车课高关税,无功而返。

光凭一句中国产能过剩就能打趴中国产品?恐怕没那么简单。根据统计,大陆企业掌控全球99%电池阳极用石墨,及69%的合成石墨市场,美国要组去中化的电动车联盟,有如天方夜谭。另项统计则披露,去年在欧洲卖出的电动车,有约两成产自中国,但这两成中,却有一半是出自西方车厂在中国的工厂。无论怎么看,欧美拿产能过剩对中国祭出新一波的惩罚性关税,都是七伤拳。

可以预见,未来全球有两大不确定因素,一是川普可能再度当选美国总统,二是欧美以产能过剩为由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两者如交叠,必引发地缘政治与财经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