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张季风: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依然无法忽视

【“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及未来”系列访谈之二】

编者按: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在《日本学刊》发表题为《重新审视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学术论文,提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一个伪命题,日本宣传“失去的二十年”是“哀兵之策”。文章认为,从国际比较来看,此前二十年的日本经济也有不俗的表现,综合数据表明,日本经济并没有“失去”。

这一观点与当时的普遍看法大相径庭,随即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发热烈讨论甚至争议。

时隔9年后的2022年,该如何认识日本经济?如今快速发展的中国,应该以何种视角观察日本?日前,张季风对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研究人员展开了他的看法,研究院分三部分发表,本文为第二部分。

研究院专稿 和十多年前相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如果说以往对日本经济是“仰视”,那么如今是不是能够“平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直截了当地表示,不好说“仰视”或“平视”,而是应该客观分析,准确认识,“该学习的地方还是要学”。

张季风强调,首先必须明确,中国和日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早在那时,东芝、索尼、日立、松下等已经全球知名。作为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细胞,日本拥有大量世界顶尖的企业,企业的强大提升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同时,几乎每一个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都有多年的传承和“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

中国如今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在的产业结构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大体相当。

张季风提醒,中日两国的比较,要看经济总量这一重要指标,但不能将经济总量当作唯一和绝对的指标,更重要的是要看经济的内部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教育结构等方方面面。

特别是在公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日本做得很好。例如,一位东京市民和一位鹿儿岛农村农民,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在区域发展上,日本强调国土的均衡发展,1950年制定了《国土综合开发法》,1962年又制定了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此后又陆续制定了6次全国规划和一系列大经济区的综合开发规划。

张季风说,中国现在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可谓切中要害,抓到了点子上。尽管中国幅员辽阔,梯度开发的发展模式与日本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区域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中国仍有可以从日本借鉴之处。

再如,日本节能环保领域始终在“无声”中进步。日本政府1967年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71年成立了环境厅,致力于环境改善。日本自70年代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彻底的调整,已经最大限度减少了高污染高能耗产业。2013年,日本的碳排放已经达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脱钩。2020年,日本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将“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支柱。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55年-1970年,日本GDP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7%。在这个历史阶段,日本的碳排放并没有随之大幅增加,这与美国、英国等国家在此前的高速发展阶段非常不同。

2008年,日本能源效率要比中国高7倍;如今,中国能源效率已经大幅提升,但是日本仍是中国的4.3倍。

在日本,废旧汽车解体、循环利用技术已经成熟,汽车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得到妥当分类和充分再利用,产业规模比中国大得多。

张季风说,日本在实现碳达峰和推进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很多教训。中国和日本如今面对的问题并不完全一样,日本好多的经验也不能往中国上面生搬硬套。

张季风表示,不要刻意放大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问题,过去不是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的最主要原因,将来也未必会成为主要原因。

他说,老龄化会增加社会负担,提高社保支出,削弱消费能力。日本多年来推行“积极老龄化”政策,在法律、年金、保险、福利设施、护理人员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在推行失能失智老人介护保险制度方面也已见成效。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短缺问题,但日本通过扩大妇女就业、延长退休时间、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替代简单劳动等办法,已使劳动力不足问题得到缓解。未来,通过扩大机器人的使用、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的潜力会更大。

张季风认为,同样面对老龄化挑战的中国,可以从日本借鉴经验,做好应对工作,但是大可不必过分担心。

比肩同行,携手合作,张季风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和日本在经济领域的理想关系。

作者系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