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前瞻:差距与反思

美国的政要真是千变万化,一会说中国发达了,美国国会甚至一本正经地一致通过了将中国列入发达国家的提案,目的是取消对中国的一些优惠政策;然而耶伦却又说,中国工人的工资太低了,意思是美国才是通向富裕生活的道路。

不管美国人怎么说,我们自己要清醒。

第一,要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从一穷二白建国,一直在努力赶超中的国家,赶超不仅仅是经济总量要在2029年超美,更重要的是要在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富裕程度是一个问题,而收入与积累的平衡完全是另一个问题,它不仅仅是社会主义体制上的选择,也是任何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原理性支持。

中国算不算是发达国家?

算,2022年的人均GDP为12700美元,的确达到了国际发达国家的标准,但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900元人民币,不到6000美金,这又与发达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家很大的距离。

进而论之,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能完全反映出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水平,还要看一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指标,比如反映两极分化水平的基尼系数,中国已经高达0.47;而最重要的还是上海财大刘元春提出来的社会保障水平。

高福利,那才是是天下苍生梦寐以求的事,没有了医疗、教育、养老的压力,我想吃几根油条吃几根,不用刺激消费了。

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在世界的排名又属于哪一个梯队呢?

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医疗卫生、养老保障、残疾人保障、社会服务、就业保障、住房保障六个领域。这六个方面,对民生来说至关重要。现在很多人怀念前三十年,并不是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比现在高,但是那时免费制度,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对有工作岗位的人来说,的确是无与伦比的重要保障,那时的人没现在这么累,这么疲于奔命。

在刘校长的统计数据中,表明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

首先是社会保障在财政支出的占比。

2021年为13.7,西方发达国家在30%以上,北欧45%,德国56%,更重要的,社会保障这一块与企业没有直接关系,它不是两极分化的问题,也不是贫穷与富裕的差别,是比例平衡,是理念.是财政主导的全社会分蛋糕的问题。

其次是社会保障在GDP的占比。

2021年为2.96%,这一个平衡关系,西方发达国家也是达到30%,即便是上海经合组织国家也达到了16.8%;我们的现在相当于英国五十年前的水平.这部分可以说明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是出现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

如果不引起重视,会形成对经济发展的反噬,陷入长期的不景气之中。

再一个比较是失业保险占保障基金的比重。

这一条对当下的中国尤其重要。

因为在一个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失业的保障必将突显出来,成为社会问题。中国最高时占比为3.36%,2021年反降,仅仅0.53%。

我们已经强调,中国是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谈总量很厉害,一到人均就看出了巨大的差距;这是问题的一方面,但从社会保障的数据看,不完全是贫与富的问题,也存在着一种国际一致的基本平衡;这一点也是与经济学原理一致的。

如果居民收入以及社会保障,在GDP中的占比过低,追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形成反向的制约,消费刺激不起来了,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经济的高增长也就结束了,投资拉阻止经济衰退的模式也走到了边际。

所以,未来政策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提高居民民收入,特别是财政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

借用一句外交语言:这是必须,不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