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善用科技拉近民众与社会安全网的距离(林彦良)

填补社会安全网。(司改会提供)

科技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科技不是只有玩乐、通联、工作的功能,它甚至能够保障你我的安全。社会上常有说要将社会安全网补起来,但社会安全网确实不容易补起来,仅能与时俱进的让社会安全网健全。科技与社会安全网两者看似平行线,但实际上社会安全网却能善用科技,拉近民众与社会安全网的距离。

科技运用在社会安全网保护大众,最常见的例子是,有些计程车备有APP能让搭乘者将搭乘资讯及路径分享给指定的人追踪,以确保安全;在台北地区有许多骑楼也会有紧急求救铃,能够连线到当地里长或派出所,这些都是运用科技让社会安全网更加稳固,也是民众日常生活就能接触到的科技社会安全网。

然而科技运用在社会安全网上还是有许多需要进步的地方,首先就是设施的不齐全。以台北的紧急求救铃为例,政府事实上可以有计划地普及到全台,多增加一个紧急求救铃或许能够减少一件憾事的发生。紧急求救铃的特点是能够马上借由既有线路或通讯管道传达讯息给监控方,而不一定是当下警铃大作。这样或许可以减低某些民众认为在路上报案怕会被报复的恐惧。

此外,笔者在参访智慧城市展时发现,警政系统早已能结合智慧科技。案件登录后,经由大数据统计决策分析哪些地方较易出车祸,哪些地方较易发生治安问题,进而达成警政智慧治理的目标,整合电子地图和治安热点分析,定期的更新资讯。但这些资讯却仅有警方能够看到。如果以公共利益的出发点,为何这些运用大数据分析的资讯不能够公开呢?试想,如果将警政分析的治安热点公开的话,对于投资者或当地有房产的人来说,相当不利,因为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当地房价。但现今仍有许多社区团体在地深耕努力推行社会安全网,但却因没有警政资源的协助,仅能用土法炼钢的方式「实地考察」,而这些分析结果仅倚靠在地民众主观的看法以及口耳相传,缺乏了理性分析的佐证资料,而这也成了在地推行社会安全网的一大困境。

社会安全网中没有人是局外人。警民合作不是口号,应该要有实际的行动。警方与地方社区团体合作,更能够一起维护社会安全网。警方与地方社区团体的社会安全网地图甚至是可以相互弥补的:社区往往缺乏理性分析,警方则是少了在地生活观察的判断,而结合双方各自的优势,让一个具有理性分析暨在地观察的社会安全地图产生,可以共同促进社会安全网。

科技能够运用在社会安全网上并不只有智慧地图、APP、求救铃,社会安全网上还有许多面向能够运用科技辅助。科技始终出自于人性,而在运用科技来协助社会安全网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人」的因素,仍然需要加入实际状况的判断才能够更加全面,或许因为透过科技与其他方式进行判断,还能够看到不一样的解决方案。在地社区团体及警政系统除了相互配合,甚至能结合在地企业共同打造更具全面性的社会安全网,让社会安全网不是纸上谈兵,而能透过企业的帮忙,将相关设备进行优化与改善,使业界、警政、民间三方共荣,让社会安全网更加稳固。(作者为大九学堂二期学员、国立台南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博士生)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图源:作者于城市智慧展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