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视野-港银结余下滑 市场忧港元稳定

美国联准会采进取升息遏制通膨,现时目标利率处于3%~3.25%区间。美国「无风险利率」上升,吸引资金流至美元,全球各国贷币兑美元转弱,港币也难以独善其身。

在香港联系汇率之下,港币与美元挂钩,弱势的港币今年多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汇率(7.85港币兑1美元),香港金管局连番承接港元沽盘。不过,要判断港元是否稳健,我们需要先厘清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支持港元流通的是外汇存底。根据香港金管局9月份数字,香港的外汇存底达到4,310亿美元,以7.8港币兑1美元换算的话,是接近33,600亿港币。香港拥有庞大外汇存底的原因之一,是在香港基本法下,发行港元需要100%的准备金。

换言之,每一元港币都有相应的储备。现时流通货币、香港金管局中的结算户口,以及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的总和是19,000亿港币,外汇存底是其1.7倍以上,远超法例要求。

至于香港民众较关心的银行体系结余,是指银行设于金管局的结算户口总额。香港金管局在其网站上每日公布,现时结余大概有1,030亿港币。参考上一次美国升息周期,当时美元利率在2018年底停止升息,香港银行体系结余大概在三个月后才停止跌势,当时只剩下500亿港元,且状况维持了一年多,直到美国降息才回升。

根据过往经验,只要美元及港元之间的息差拉开,套息活动因利润吸引而活跃起来,要待息差收窄才可令套息活动减少,银行体系结余才会稳定下来。

从另一角度来看,银行体系结余减少,代表港币数量减少。港币供应减少,若需求不变,利率上升,这同时也支持了港币汇价,是联系汇率运作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之前,香港银行体系结余是接近零的。所以单从结余减少,是难以定断港币出现危机。

不过,即使港币暂时未现信心危机,美国联准会的进取升息,让港币有压力跟随,影响最直接的自然是银行股。升息同步影响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息收入」及「资金成本」,前者来自贷款,后者来自存款。升息的影响,还要看银行有多少贷款及存款,即是要比较收入升得快,还是成本升得快。

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今年于下半年快速上涨至3%以上的水平,银行向同业拆借的「回报」上升了,但资金的成本,尤其是储蓄存款的利率其实没加多少,这对于存款充足的银行较为有利。

另外,银行会根据自身资产质素,决定是否提升最优惠利率(Prime Rate/P),此利息主要向最重要或信用质素最佳的客户放贷。多家香港银行在9月时将P提升0.125%至5.125%~5.375%,比起美息升幅,可算是微不足道,原因正是存款充足。

根据香港金管局8月份的数据,香港的贷款对存款比率为88.7%,但正如之前提到,储蓄存款的利率其实并不高,截止9月底,银行的平均利息成本仍不足1%。

不过,存户一定会积极寻找更高的存款利率,银行被迫提升存款回报,如更高的定存率。这将逐步推升资金成本,银行的收入因而下跌。因此,投资者在选股上,建议留意一些拥有资产质素较佳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