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20在莫斯科上演阿富汗式降落,着地后多次弹跳,操作失误?

前言

众所周知,国产运-20战略运输机无疑是中国空军的明星机型。

该机型多次执行国际任务,飞往世界各地参加活动,出色地展示中国空军的实力和风采。

3月31号,中国陆军参加了俄罗斯的“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比赛。

而此次搭乘的,正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

当飞机降落在莫斯科机场时,发生了一次意外的“阿富汗式降落”。

飞机在着陆后短暂弹起,随后多次弹跳,才最终进入正常的滑行状态。

这引发了一个问题,究竟是操作失误还是运输机运-20出现了问题?

“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比赛

据官方报道,国际军事比赛-2024的“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比赛于4月6日在俄罗斯西萨彦岭地区开幕。

比赛于4月7日正式开始,首日比赛项目包括雪崩搜救、伤员转运、班组射击等6个课目的竞赛。

“雪地作战”是国际军事比赛2019年新增的项目之一,而“萨彦岭行军”比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陆军在过去两届比赛中派出参赛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两次获得总评第二名的好成绩。

今年,中国陆军再次参加比赛,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首次派出了女兵参赛队,这标志着中国军队在多元化方面的进步。

3月31日,中国代表队军用运输机-20,在莫斯科机场进行了一次“阿富汗式”降落。

只见运-20从高空中急速下降,迅速接近着陆高度,在短暂的时间里,它水平飞行并抬起机头,使后起落架着地。

或许由于垂直速度过大,飞机在着陆后突然弹起,随后多次弹跳,才最终安稳地滑行。

这种突然而剧烈的降落方式可能会让机舱内的乘客感到不适,但幸运的是,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不会过于在意。

与此不同,民航客机的降落过程通常更为平缓。飞机会提前开始降低高度,对准跑道,然后缓慢下降。

在此过程中,机头会略微仰起,以增加升力、减低着陆速度,并确保后起落架先着地,增强承载能力。

经过这一流畅的操作,民航客机在落地时通常较为轻柔,垂直速度较低,很少发生弹跳现象。

不过,这也引发一个问题,为何这次运-20的降落如此重,弹跳如此明显?到底是因为飞行员操作失误,还是飞机性能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阿富汗式降落”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介绍一下“阿富汗式降落”的概念。

2023年,中国空军在吉林长春举办的航空开放活动圆满结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运油-20加油机进行的“阿富汗式”降落。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军用运输机和军用特种飞机在高威胁环境下的机场降落。

这种降落方式粗暴简单,飞机在接近机场跑道时突然俯冲下降,以规避空导弹的伏击。

“阿富汗式降落”是苏联空军在上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中发明的。

在过去,苏联空军发现许多苏军战斗机或直升机在机场附近受到游击队伏击而被击落。

为了避免这种威胁,他们采用了一种特殊的降落方式。

面对突如其来的单兵防空导弹威胁,飞行员几乎没有机会进行有效的机动躲避。

即使他们试图通过高机动动作来摆脱导弹的锁定,由于速度和高度过低,很可能导致坠机事故。

在阿富汗战争后期,苏联飞行员几乎每天都面临着被“毒刺”导弹击落的威胁。

因此,他们创造了一种被称为“俯冲式战术降落法”的方法。

飞机需要在较高的高度飞临机场上空,保持在“毒刺”导弹射程之外,一般为3500米以上。

这种高度使得“毒刺”导弹的威胁降低。

飞机在3500米以上的高度直接进入降落,避免了过多的盘旋和暴露在导弹射程内的风险。

飞机在起飞时需要全力加速爬升,以最快速度达到3500米以上的高度。

实践证明,这种“俯冲式战术降落法”有效地规避了“毒刺”导弹的威胁。

然而,这种降落方式危险系数极高。

要求飞行员技术娴熟、心理素质过硬,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精度,以避免飞机坠毁。

苏联飞行员对“最小航线降落”技术要求极高,需要精准的飞行动作和导航技巧安全降落。

为了抵御“毒刺”导弹的威胁,苏联空军采取了多项防御措施。

他们在运输机和直升机上,安装了红外干扰灯和干扰弹发射装置。

以大量抛射红外干扰弹来干扰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在俯冲降落时使用。

此外,他们还执行了“马特洛索夫护航”策略。

即在运输机降落时,派遣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进行贴身护航。

直接将直升机作为“盾牌”来挡住可能的导弹威胁。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两架运-20飞机经历了一些紧张的时刻,但它们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这显示了中国空军在实战演练中如何应对各种情况,并通过持续学习和提升来增强其战斗力。

除了提高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外,运-20飞机的“阿富汗降落法”训练还有助于提升飞行员的决策和应变能力。

在实战中,飞行员必须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应对复杂危险的情况。

通过模拟实战环境的训练,他们能够培养出色的反应能力,增强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中国空军的运-20机采用的“阿富汗降落法”训练有助于他们快速部署军力并执行紧急任务。

在现代战争中,灵活性和迅速反应能力至关重要。

而运-20飞机的设计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

它不仅名副其实,而是我国自主研发中的佼佼者。

运-20横空出世

2013年1月26日,中国的航空工业迈向新的里程碑,位于祖国西北的航空城——阎良。

中国成功实现了大型运输机运20的首飞,标志着中国告别了无法自主研制大型飞机的历史。

运20的问世,无疑使国产飞机的起飞重量一下子从60吨级跃升至200吨级。

在运20的研制生产过程中,成功突破了400余项关键技术。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运输机,运20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最新水平。

在首飞后的十年里,运20从未停止脚步。

它具有8千公里的最远航程和20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可携带66吨货物。

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的运-20在机体结构和气动布局上远超过俄罗斯的伊尔76。

其耗油量相对较低,不仅适应复杂的气象环境,而且对机场的要求也不高。

在短跑道上表现出色,堪称世界一流的先进运输机。

作为军用运输机注重的是运输的高效率和飞机的安全性,而非民航客机的平稳和低成本。

运-20采用多种手段来减速,包括装备在机翼上的巨大减速板和起落架上的高效刹车盘。

再加上发动机上的反推装置,使得其降落距离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平。

通常情况下,运-20的降落速度约为300公里/小时。

尽管在视频中展示的运-20降落方式看起来有些特殊。

但实际上这展示了在实战中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而非操作失误或性能不佳。

考虑到实战需求,运-20具备了较强的起降能力。

能够在大载重情况下实现短距离起降,即使在条件不佳的简易跑道上也能执行任务。

这样的设计降低了飞机在起降阶段受到敌方袭击的风险,保障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

运-20的设计还考虑到了在战争环境下,可能面临的各种威胁和挑战。

起落架的强度设计更加坚固以应对可能遇到的恶劣跑道条件,甚至是未铺装的泥土地面。

在实战中机场往往是敌方攻击的重点目标,特别是在起降阶段,飞机更容易受到攻击。

这种综合考虑,使得运-20在执行军事任务时能够更加安全可靠地完成任务,为我军的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