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讲堂名家开讲,探寻海洋贵金属贸易的千年变迁
6月22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合朗声图书、百听听书,在广州市文明路总馆B区一号报告厅举办“中山讲堂”品牌讲座。讲座邀请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专家、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魏峻,以“黄金之海:考古视野下的海洋贵金属贸易”为题,依托考古发现,解说海上丝绸之路不同发展阶段的金银制品种类、特点及其贸易方式,从这些贵金属的贸易入手,为观众开启一趟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时空之旅。讲座同步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视频号、朗声图书微信视频号等多个线上平台直播。
魏峻在广东从事过18年的考古学研究工作,曾作为领队参与了南海Ⅰ号的发掘工作,在这过程中他对南海Ⅰ号中的贵金属文物产生了兴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鎏金腰带”,后经过研究论证,改名为“宋金项饰”。这件文物作为广东省博物馆推荐的国宝级文物,曾在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中登场过。
说到海洋贵金属贸易,不得不提的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因此,魏峻首先从海上丝绸之路讲起,按照空间和时间划分,为观众简要介绍了航路和贸易的基本情况。魏峻表示,从时间上看,海上丝绸之路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而在不同的阶段中,海洋贵金属贸易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晚期至公元七世纪早期。魏峻表示,这一阶段的贸易内容,整体呈多样化趋势,各类制品在形制、纹饰上有明显外来元素痕迹。比如在广州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中,就发现了有非洲象牙和红海乳香等外来物件。
第二阶段约在七世纪中期至十五世纪末期。魏峻通过对黑石号、印坦沉船和井里汶沉船出土文物的对比,认为这一时期贸易的虽然仍有各类金属容器,但饰品和货币的占比大幅提升了。特别是白银作为当时贸易中的通用货币,导致其在贸易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第三阶段约在十六世纪初期至十九世纪中晚期。魏峻认为,伴随着所谓的“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中国与域外各国的接触日益增加,这一时期的贵金属贸易又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所生产的容器和装饰品,其域外风格越发显著,成为中国外贸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海外买家直接向中国本地商人订购的情况也愈发增加。但这一时期,最引人瞩目的贵金属贸易还是作为货币的白银。白银在这一阶段的流入和流出过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研究对象。
在互动问答环节,魏峻就中国古代商船海员的构成、南海Ⅰ号打捞的考古技术细节,以及水下文物打捞规定和鉴定方法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
主办方表示,本次讲座以海上丝绸之路的贵金属贸易为主线,丰富了观众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让大家感受到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也为中国古代商船、海员及水下考古技术的发展与变迁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文|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林晓辉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