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打诈国家队沦为国家诈骗队

社论

民进党政府对国家大计多没有完整的政策规画,各项政务政绩贫乏,每到选举为了抢选票,都大规模进行政策性贿选,大发红包取悦人心。由于施政作为多流于表面功夫,许多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因而深受选民诟病,不得不在选前惺惺作态,刻意故作勤政爱民状,借以博得选民青睐。这些全是糊弄选民的烂招,却一而再再而三使出,徒然展现其无能的窘态。

NCC与金管会不作为

台湾的诈骗犯罪于今尤烈,这跟民进党政府打诈无力也无方直接相关,许多民众深受其害,民进党政府为了粉饰其施政作为严重不足,最近作态要加强整肃诈欺犯罪。行政院通过「新世代打诈行动纲领1.5版」,声称将「强化法治面,优化技术面,也扩大组织面」。为了这套升级版的打诈计划,预计需要追加13亿元经费,同时要全民分摊责任,要求人人都是「打诈国家队」,协助政府打击诈欺。

其实,行政当局原已通过2年期的「新世代打击诈欺策略行动纲领」,从惩诈、堵诈、阻诈、识诈等4个面向打诈,但效果不彰,又有政府要员帮助诈欺犯经营「人设」,美化其形象,所以诈欺案件越发层出不穷,越骗规模越大。尤其在科技精进的助长下,诈欺更是如虎添翼。奈何政府负有打击科技犯罪的机关尸位素餐,未能发挥应有职能,魔高节节升,但道高不长,结果就是诈骗更加横行,受害民众越来越多,损失金额越来越大。堵诈无能表露无遗。

打诈必须从源头做起,让诈骗集团难于传播诈骗讯息,但主责堵诈的通传会(NCC)却将工作重点放在监控媒体内容,而疏于诈骗讯息通道的防堵。主责阻诈的金管会未能遏止诈欺犯申请约定转帐的门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业者屡成助诈者。其他有关网路假投资的广告、第三方支付业者客户审查的机制都付之阙如,以致于非法金流流窜,被害人缺乏保护机制的庇荫。由于政府机关的不作为,导致诈骗恶行日益猖獗,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人民的信心和安全。

根据草根影响力文教基金会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高达92%国民收过诈骗讯息,其中43%经常遇到诈骗,没有遇到过诈骗的仅不到10%。值得关注的是,逾5成民众不满政府的打诈表现;台湾电信诈骗技术成熟,甚至还输出到东南亚及对岸,连日韩欧美国家都有台湾诈欺高手前去技术指导或者共谋诈欺,对于台湾沦为「诈骗之岛」,民进党政府拿不出遏制对策,关注的重点是在国外被捕的诈欺犯是否被移送中国大陆。

数位部成诈欺帮凶

台湾打诈作为不力,相关法规不严,致使诈骗变本加厉,今年案件不断飙升,犯案手法更是不断升级。其中最严重的便是「im.B借贷媒合平台」案件,嫌犯利用知名资深主持人当招牌,在数年内吸引上万名投资人加入,以「假债权、真吸金」方式,诈骗金额高达25亿,平台负责人卷款潜逃,但其利用的众多民进党政府官员,却连一声道歉都没有。

如今诈骗升级成为国安问题,蔡政府去年成立跨部会「打诈国家队」,今年5月宣称升级为1.5版,还成立「打诈办公室」,却被第一线执法的检察官具名指称这个组合是「国家级诈骗」。在一场打诈研讨会上,多位基层检察官直接点名金管会、通传会和数位部,是打诈国家队沦为国家级诈骗的「战犯」。

这个指责有其根据,清楚呈现政府打诈的无能表现,简直成为诈欺的帮助犯,关键在于前端行政管控充满漏洞。比如,由于政府的疏失,第三方支付的乱象及漏洞早已助长诈骗更加猖獗横行,但设立第三方支付公司几乎无门槛,被害人遂成为数位发展的牺牲品。

诈骗案件不断攀升,造成民怨沸腾,民进党政府担忧因此流失选票,不得不作态成立打诈国家队与打诈办公室,又砸大钱扩大宣传,其实都是选举招式。政府迄今未针对诈骗集团常钻的漏洞,在前端的行政作为与法律上全面防堵,一切都将是枉然,无法有效杜绝诈骗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