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2891)大到不能倒又長期獲利穩定! 專家:掌握此「秘訣」便宜存股
中信金。联合报系资料照
中信金(2891):中国房地产负面事件仅是短期消息面影响
前阵子我长期持有的金融股中信金(2891)在 8 月除息后,马上遇到中国爆出「碧桂园」、「中植系集团」等负面事件影响,由于中信银行对中国曝显金额居台银之冠,导致股价受到影响、至今尚未能完成填息。不过根据公司管理层表示,虽然整体金控对中国房地产放款及债券投资曝险高达 150 亿元(占整体净值 53%),然而大部份是集中于台资企业与外资,实际上对中国本土企业是以步步高集团(OPPO)、远东宏信、工商银行为主,因此整体影响仍在可控范围之内。
既然短期事件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能否填息的关键还是在于获利表现。根据「陈重铭-不败存股术 APP」法人系统显示,预估中信金(2891) 2023 年 EPS 将成长 72.3% 达 2.67 元,且 2024 年还要再成长 0.8% 至 2.69 元,可望挑战历史次高。经过负面事件的冲击,现在会是布局好时机吗?以下将继续说明该公司完整介绍、营运展望、价值评估、操作技巧等。
中信金(2891):拥有银行及寿险获利双引擎
中信金(2891)成立于 2002 年,并在同年挂牌上市。旗下子公司包含银行、人寿、证券、投信等。其中在银行方面,除了在台湾设有 152 家分行外,在全球 14 个国家中共设有 196 个海外分行,为台湾最积极布局海外的银行之一。同时也持续扩大保险事业版图,2015 年经董事会通过与台湾人寿保险进行股份转换案,台湾人寿正式成为中信金(2891) 100% 持股之子公司,并于 2016 年将中国信托人寿与台湾人寿合并为现在的台湾人寿。
从图 2 获利结构来看,在中国信托人寿与台湾人寿合并前,中信银行占整体获利高达 9 成,随着积极拓展保险业务后,寿险占获利比重逐年攀升,此部份原因一方面也是受惠资本市场在这几年的大多头所带动,直到 2022 年遭遇股债双杀,以及防疫险巨额赔偿才导致寿险获利呈现负值。随着疫情在 2023 年明显趋缓、防疫保单不再影响,寿险获利也回归正数。由此可知中信金(2891)旗下的银行及寿险业务都对获利具有重要的影响性。
中信银行被列为系统性重要银行
根据中信金(2891) 2023 年 Q2 法说会资料,整体金控、中信银行、台湾人寿的资本适足率分别为 116.1%、13.95%、289%,分别都符合金管会所规定的 100%、10.5%、200%。不过中信银行在 2019 年被指定为系统性重要银行,也就是所谓「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具有更加严格的资本适足率规范。普通股权益比率、第一类资本比率、资本适足率,必须在 2025 年分别达 11%、12.5%、14.5%。
虽然在之前的金融股电子书中提到中信银在 2022 年皆通过标准,然而以 2023 年 Q2 的数据来看,相关比率分别为 10.92%、12.25%、13.95%,显示 3 项比率皆未达标准,主因受债市波动影响,显示资本市场的波动对金融股具有一定的影响性,须注意未来是否会影响到股利发放的金额。(备注:资本适足率=自有资本净额/经风险系数调整之风险性资产)
2022 年股债双杀及防疫保单损失拖累获利,2023 年已回归常态
接着从图 3 观察中信金(2891)近年营运状况,其中 2014 年 EPS 突然飙升主因包含一次性的 148 亿元廉价购买利益,缘由为当年 6 月并购东京之星银行,不过收购成本低于东京之星银行的净值,因此产生廉价购买利益。另外 2015 年还有处分总部大楼的一次性获利达72亿元,扣除这 2 项因素,中信金(2891)EPS长年大致维持稳定成长,直到 2021 年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好景不常,2022 年遭遇股债双杀及防疫保单赔偿损失,寿险业务由盈转亏拖累整体获利表现。不过 2023 年随着保单影响逐渐淡化、寿险获利回归正数,使公司近期自结 2023 年前 8 月累计 EPS 为年增 36.1% 达 2.26 元。
(备注:净收益包含利息净收益、手续费净收益、投资净收益,为一般公司营业毛利的概念。因金融股的财报中,营收仅列出利息收入,但此营收并未能完整表达所有业务营收来源,故以净收益表达各项业务之营业收入扣除相关成本。)
◎本文内容已获 不败教主-陈重铭 授权,原文出处于此;未经同意禁止取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