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區開放吸引萬人知識充電 聚焦能源與AI科技

中研院长廖俊智于「院区70周年影像展」开幕仪式上致词。 图/中央研究院提供

中央研究院今(19)日举办一年一度的「院区开放」(Open House)。今年主题演讲带来最夯的「未来世代的必修课:能源与AI科技」,静态的「院区70周年影像展」、搜集自然声景的「福尔摩沙 蕨·响」展,还有近300场互动性趣味科普活动接连上阵,吸引万名大小朋友一起知识充电。

气候变迁与AI科技的挑战持续跃升全球热议话题,中研院今年的主题演讲以「未来世代的必修课:能源与AI科技」为题,由中研院院长廖俊智主持,由环境变迁研究中心主任陈于高主讲「人类的新使命—用洁净能源来扭转全球暖化的劣势」,以及资讯所副研究员黄瀚萱主讲「多模态生成式 AI 如何改变我们未来的日常生活」。

科学家可为气候变迁做些什么?陈于高介绍了中研院研发的净零科学选项,包括去碳燃氢、高效太阳光电、海洋能、地热能及生质碳汇「5支箭」的新科技。

陈于高举例,地球约有相当于2000万桶石油的地热资源,台湾位于太平洋火环带,如何积极开发洁净能源,是科学家努力的方向。黄瀚萱则介绍AI的最新趋势-具有感知、推理和学习能力的「多模态生成式AI」,以及它将如何重塑人与科技的界线。随着AI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增,我们应要能主动判断AI的准确性,用人独有的道德与价值观来约束AI的发展。

同时,廖俊智也勉励在场同学「AI目前的限制正是每个人的机会」,希望未来世代勇于想像AI无法达成的事,将问题与挑战化为契机。

为了鼓励科普学习,中研院今天特别邀请花莲县卓溪乡太平国民小学的「2024年IEYI世界青少年发明展」得奖师生,设置主题摊位「语法探险:布农语句子解谜之旅」,分享他们的得奖作品并参与相关活动。院长廖俊智与中研院AI及语言专家们也前往体验学生的作品,利用内嵌电子标签的学习卡片感应RFID读卡机,一起学习布农语和拍手歌,气氛活泼又有趣。

花莲县立玉里国中的苏同学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院区开放活动,一早去新温室大楼参观秋海棠展,并参加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闯关大挑战」,对红火蚁的展示说明印象深刻。花莲慈济大学原住民族学生资源中心组团来参观「liska taisah tu bunun(做梦的人)—布农族巫师祭特展」,并到花莲太平国小摊位上,帮学弟妹捧场加油。

此外,为庆祝中研院南港院区迈入70周年里程碑,中研院特别推出「院区70周年影像展」。此次影像展以10年为单位,借由每一祯珍贵的历史照片,带领参观者走进时光隧道,见证院区建筑与地景的变迁,再到研究突破与创新成果,和中研院进行跨时代的影像对话。「院区70周年影像展」展期至今(2024)年12月31日止,欢迎民众前来参观。

中研院位于台南沙仑的南部院区也将于11月9日首度举办「南部院区开放参观活动」,欢迎全国对于科学有兴趣的大小朋友于当日开箱新科学基地。「南部院区开放参观活动」有超过八成活动不需事先报名即可参加,部分需报名活动于即日起至10月29日(二)开放登记,详情请上活动官网查询。

中研院长廖俊智主持院区开放主题演讲。 图/中央研究院提供

中研院长廖俊智及与会嘉宾观赏中研院南港院区70年来的珍贵历史照片。 图/中央研究院提供

中研院长廖俊智与花莲县卓溪乡太平国民小学的「2024年IEYI世界青少年发明展」得奖师生合影。图/中央研究院提供

2024中研院院区开放「未来世代的必修课:能源与AI科技」主题演讲。 图/中央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