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映的《指环王》无法满足当下观众了吗?

指环王》剧照

2021年3月21日,华纳兄弟微博发布消息:《指环王》三部曲将在时隔20年后重登内地大银幕。《指环王》三部曲改编自英国作家J.R.R.托尔金的《魔戒系列小说,2001年至2003年被彼得·杰克逊搬上大银幕;自2002年首度进入中国,便吸粉无数。重映消息发出后,老魔戒迷欢欣鼓舞,新观众也对这部影史神话颇为期待。4月16日,《指环王1:护戒使者》重映,令人惊讶的是,这部20年来豆瓣评分9.0的影片猫眼只拿到8.9的普通成绩,豆瓣上也出现了不少2分和4分的评价,它们多出自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的新观众。恶评集中在四个方面:时间太长,剧情太拖,故事太假,特效不好。除了新观众外,不少老影迷也发出“以前没觉得这么长”“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好看了”的感叹。这些评论不禁令人发问:重映的《指环王》无法满足当代观众了吗?

理想主义的《指环王》

遭遇不相信理想的观众

《指环王》系列讲述了霍比特人、精灵族、人和巫师共同护送邪恶的至尊魔戒并将之销毁的奇幻冒险故事。在旅途中、在路上、在冒险,是《奥德赛》为西方文学提供的经典母题,无数的主人公为理想、信仰、道义、回家或通往黑夜踏上漫长旅途。“冒险+奇幻”长期为电影所青睐:旅途中遭遇的种种麻烦和变数天然是情节点,旅途中不断变幻的景观具有视觉吸引力,而旅途中生死攸关的时刻,也顺理成章地拷问人的灵魂。《指环王》当之无愧为其中翘楚:层出不穷的麻烦和黑暗的人心拷问在纷繁的视觉元素、壮阔的景观中徐徐铺展

所以问题的关键可能并非电影情节本身,而是20年后的观众不再相信善和信仰能够战胜金钱与欲望,并且质疑冒险和行动的意义及其背后的叙事。后现代主义的幽灵盘桓在人类的头顶,“一战”“二战”“冷战”“核爆”,一次次将神性与理性推向坟墓,艺术家们不断地带观众质疑、解构并反观日常状态。过去的一年,疫情加剧了当代人对秩序、确凿物的质疑,也加深了孤独和破碎感的体验。对宏大叙事的质疑与解构在当下似乎更容易打动观众,艺术表现生而抱歉、支离破碎、无地自由的生存处境反而更具共情效能和说服力。因而电影中的爱情叙事从《风月俏佳人》式的精致、浪漫、跨越阶层的模式,走向充满怀疑、痛苦和失望的《消失的爱人》和《婚姻故事》;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成功的《幸福来敲门》的理想故事,也难以比一切鸿沟都难以逾越的《寄生虫》更打动观众。

冒险故事背后的史诗叙事,作为宏大叙事的典型,最容易面对后现代主义的诘问:目标有意义吗?理想有意义吗?意义有意义吗?《指环王》现在面对的是同样的困境:蚍蜉撼树真的能成功吗?一行人冒着生命危险的护戒之旅究竟意义何在?世界真的会因此变得更好吗?而魔戒本身所象征的财富和魔力,在被消费主义权钱万能观裹挟的当下显得更有吸引力了。每日疲于奔命的、困在程序里的、陷在“996”中的观众理所当然地质疑:真的有人面对这样的诱惑,能够不为所动吗?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是用来造梦的,影院门口招徕观众的海报充满诱惑:进来吧,进来做个梦吧。然而梦的前提是:当你意识到它仅仅只是梦,就是梦醒的时刻。

长片《指环王》遭遇

注意力持续时间”急剧下降的时代

内容之外,我们继续思考时间。《指环王》三部曲的平均时长为190分钟,而当下院线电影的普遍时长为90-120分钟。与此同时,观众对单位时长内情节数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动作电影中镜头转换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每几分钟必须出现新的情节点,《复仇者联盟》等超级英雄大片严格按照这样的模式设计情节。对时长和单位时间内情节数量的要求,与观众的注意力时长和认知模式密切相关。微软公司的一项调研显示:“本世纪初以来,人类的平均注意力持续时间急剧下降。在2000年,人们专注于某具体任务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12秒,而在2013年降至8秒。”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与屏幕时代的到来,个人拥有的整块时间被节奏密集的各类活动切碎,原本完整的空间被多个打开的屏幕分割——换言之,人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同处无限空间,观看无限对象,保持注意力本身就变得非常困难。而各类媒介以注意力争夺的方式争夺作为流量的观众,内容类节目若无法在几秒内提供情节转折就会迅速失去观众,短视频也越来越倾向于呈现碎片化的奇观。这对传统的阅读模式和观影模式都造成了巨大冲击。有学者研究发现:观众对电影的认知模式由“深度注意力”变为“超级注意力”(详见杨鹏鑫《屏幕电影:媒体挪用与新电影形态的生成》)。海尔斯认为:传统的认知模式是“深度注意力”(Deep Attention)模式,即人们会长久地关注单一对象,更喜欢单一信息流,对长时间聚焦有高忍耐力。进入数字时代后,年轻人更倾向于“超级注意力”(Hyper Attention)式的新认知方式,即在多任务间快速转换,更喜欢多样化信息流,追求高刺激性。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观众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快,对视觉刺激密集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显而易见的另一结果是:越来越无法进入深度阅读,越来越无法享受抒情性的影片。

习惯跳播、倍速播放节奏和观看短视频的观众会感到电影太慢,习惯了电影节奏的观众会觉得戏曲的节奏太慢。事实上,不是这些艺术形式越来越慢,而是我们的速度越来越快,诚如“加速主义”者们所预言的一样:一切在加速,互联网使得资本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复制自身,挤占我们目之所及和不能及的所有时间与空间,让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

注意力模式的改变

要求电影更新自身

恰如新浪潮电影提示我们的:价值观念、认知习惯、注意力模式的改变,要求电影必须从内容或者形式上更新自身。因此诸如网状叙事、谜题叙事等越来越复杂的叙事方式召唤观众更多参与其中,而屏幕电影、游戏电影、录像电影、交互电影等类型,也试图以新鲜的形式为观众提供吸引力。导演若想讲述一个传统的、经典的、浪漫主义故事,可能不得不与新的形式结合。实际上,门德斯导演的《1917》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电影以“冒险+战争”的模式讲述了二战中两个少年踏上未知之旅的故事,舍一人而救千人、为信仰蹈死不顾的主题可能未必将观众带入影院,但伪一镜到底的模式激发了观众的好奇,而这种方式所提供的来自触觉的视角,也使观众获得了肉身在场的观看效果,使得这一浪漫主义式的故事在当下仍被观看、接受和喜爱。

诚然,《指环王》系列作为一部已完成的作品,除了4K修复外无法在形式上继续更新自身,那么观众不妨主动让度自己的身体,像观看一场8小时的身体戏剧一样,用10个小时在影院中马拉松式地观看三部曲,在黑暗中长时间静坐和观看带来的身体不适,恰恰是另一种层面的身体在场。感受困倦、饥饿、疲惫、腰酸背痛,不舒适的身体或许能激发我们与遥远世界的矮人、精灵、奥德修斯们的共鸣:漂泊、冒险、旅途注定是孤独、疲惫和痛苦的,只有渺茫的理想和对意义微弱的执着支撑他们和我们,走到魔戒燃烧在熊熊赤焰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