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高薪成為議約枷鎖 球團精打細算不再大撒幣
林益全(左二)与胡金龙(右)过去是被倚重的高薪球员,但未能领导球队取得佳绩,要再谈下大合约就很难了,转队后只能拿富邦时期三分之一左右的薪水。 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2023季末至今是中华职棒罕见异动频繁的休赛季,台钢雄鹰确定签下王柏融外,借由扩编选秀、交易及签约自由球员,一口气网罗王跃霖、陈文杰、施子谦、江承谚、许峻旸、郭永维及赖鸿诚。另外陈俊秀则投奔自由后,黄袍加身转战中信兄弟。目前还传出郑铠文、江国谦和刘志宏等可能琵琶别抱,有机会转到其他队发展。
这两年自由市场最为热闹的,莫过于许多昔日球星被列入非契约保留球员,包含去年的富邦提出陈鸿文、王跃霖、林益全、高国辉及林琨笙,今年乐天则是有陈禹勋、赖鸿诚、郭严文、郭永维等球员。连续两年有球团这样操作,而且母球团实际上都表达留人意愿,主要是因为将高薪球员纳入60人名单之外,可以不受减薪最多30%规定,无论有无签回都可樽节支出。
经营职棒成本来就很高,因此从古至今实际有盈余的球团并不多见,多少还是需要母企业银弹支援。早期的中华职棒对于球员契约规则极少着墨,球员一旦签下合约后,几乎就是卖身契,没取得离队同意书,其他队也无法挖角,甚至常常传出有人遭默契封杀。球员收到简讯离职通知的案例不胜枚举,更别说跟球团谈薪,那多半只是谈心,多半换来一句共体时艰,有些球队最高薪球员可能长期只有20至30万月薪。不过虽然待遇不佳又低薪,但因为转队困难,在阵中谈心久了,多还是充满归属感,除了遭台湾大联盟挖角的那一次,多数球员还是愿意留队。
兄弟象及兴农牛曾经是中职最火热的两支球队,但他们是家族经营的中小企业,与球员多是谈心而不谈薪。 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直到二军建立、球员工会成立、旅外好手归国、自由球员制度出炉、主场经营概念成型、应援团大幅扩编后,让经营成本更是逐渐垫高,几支中小型企业经营的球队接班人兴致缺缺,纷纷转卖给有规模的集团。至此除了给球迷更好的享受外,球员也开始签约经纪人,替自己争取更好的待遇,中职迈向钱斗的时代之后,不少球员突破50万月薪,甚至还曾出现百万身价。
球员之所以能获得高薪,除了自身球技、成绩外,还需要有领导能力,能够带领球队提升战绩。不过,大多球员迈入生涯末期后,早已是满身是伤及过度疲劳,加上球队多会找接班人,上场机会遭到稀释,都会影响出赛数及表现。因此高薪球员成为议约的难题,球团不想再出高价,球员仍期待维持身价,才会造成部份球星直接被放到非契约保留球员。
有能力的球星在自由市场自然会是受到瞩目成为被争取的对象,然而目前除了陈俊秀被中信大手笔挖角外,相对高薪的只有赖鸿诚确定签下新约。陈禹勋、郭严文都被视为即战力,但却还在只闻楼梯响的阶段,很大的可能就是他们现在高薪成为议约的枷锁。各球团也不急着跟高薪球员谈,纷纷先争取尚无实绩的年轻球员,他们月薪大多在10万元以内,对球团来说并不是太大的负担。
许多Lamigo王朝的功臣,来到乐天之后都获得不错的待遇,但在球队多年未能夺冠的情况下,高薪球员也成为开刀的对象。 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背后是大型集团的球队,预算并非是无上限,董事会、股东等审核者众多,球队必须有像样的战绩并维持企业形象、以及其他附加价值等目标,否则就只能在商言商。除了台钢以外,其余球团多经营3年以上,早已没了接手初期的雄心壮志,未来只会更精打细算,加上味全也是小资打天下,大撒币时代已过,要看到钱斗情景,恐怕是很难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