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品销量下降仍拟扩产数倍 株洲科能闯关科创板

每经记者:张明双 每经编辑:董兴生

近期,株洲科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科能)更新招股材料,继续闯关科创板IPO。

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业绩增长后,株洲科能2023年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尤其是外销收入下降比例达到六成,千万元级别的外销大客户数量由11家减为1家。

此外,在2023年销量明显下滑的情况下,株洲科能拟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大幅扩大高纯镓、高纯铟等主要产品产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计划新增产能超过现有产能的1倍或数倍,能否顺利消化尚未可知。

公司去年业绩下降较明显

株洲科能主要从事镓、铟、铋、碲等稀散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高纯镓、高纯铟以及靶材用铟、氧化铟、氧化镓等电子级稀散金属系列产品,和工业镓、铋及氧化铋等工业级稀散金属系列产品两大类。

2020~2022年,株洲科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5.71亿元和6.7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921.47万元、2863.43万元和5082.30万元。然而,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6.09亿元、4304.15万元,业绩下滑明显。外销收入下降是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2020~2022年,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41.10%、30.78%、45.52%;2023年,外销收入由上年的3.08亿元下降到1.22亿元,降幅约六成,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降为20.12%。

按照株洲科能所述,公司2023年镓系列产品外销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系2022年下半年以来,下游化合物半导体、磁材等领域阶段性需求下降,同时金属镓市场价格下降,导致出现客户短期观望,采购推迟的现象。自2023年8月1日起,我国对镓和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公司的外销镓系列产品订单在下半年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不过,2023年,株洲科能境外镓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减少72.68%的同时,境外非镓系列产品收入也减少了54.49%。而在大客户销售方面,2021年、2022年,销售金额1000万元(含)以上的外销客户数量分别为3家、11家,金额分别为7238.71万元、2.02亿元,但到了2023年,千万元级别的外销客户仅有1家,金额为1130.93万元。

比如前五大客户名单中的常客三井金属、客户A(Freiberger),2023年销售金额均下降至1000万元以下。株洲科能解释称,2023年,由于下游平面显示行业的发展放缓,三井金属自身ITO靶材产品销售额下滑,叠加海外精铟价格在较长时间内低于我国国内精铟报价等因素,导致该客户减少了对公司精铟(4N5-5N)产品的采购;由于Freiberger的安全库存水平较高,且下游市场需求相对疲软,故该客户在长期协议执行完毕之后,未在2023年1~6月期间下达新订单;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该客户已陆续向公司下达多笔新的高纯镓产品订单。

在此情况下,株洲科能与外销大客户的合作是否稳定?外销收入是否会继续下滑?有待市场观察。

第三大客户业务终止合作

记者注意到,2020~2022年,株洲科能前五大客户名单较为稳定,变动较为明显的是2020年的第三大客户三星康宁先进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星康宁),公司主要向其销售靶材用铟、工业镓等,2020年销售金额为2392.12万元。但2020年后,该公司未再出现在前五大客户名单中。

按照株洲科能所述,公司曾与三星康宁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但由于其靶材事业部于2020年被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先导)收购,双方合作终止。

此外,2022年12月,广东先导母公司先导科技集团正式完成对5N Plus Belgium(比利时)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铅、铋、硝酸盐等产品)的收购。5N Plus既是株洲科能的客户,也是竞争对手之一。首轮问询函回复显示,2021年、2022年,5N Plus均位列公司高纯铟产品前五大客户名单,销售金额分别为89.72万元、337.57万元,2023年则从前五大名单中消失,销售金额下降为103.83万元。至于销售下降的原因,株洲科能并未明确说明。

事实上,株洲科能主要竞争对手的主营业务不局限于稀有金属的提纯,往往延伸至下游靶材、化合物半导体或化工等领域。如广东先导产品覆盖高纯稀散金属制造、化合物半导体衬底、ITO靶材等领域;Rasa、5N Plus、北京通美晶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系公司下游客户,采购公司稀散金属产品生产衬底、靶材等下游领域产品。

那么,主要竞争对手将业务拓展至下游,是否会影响到公司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对此,株洲科能表示,在相关领域市场空间方面,随着化合物半导体、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电池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ITO靶材国产化率逐年提升,带动了上游铟、镓及铋原材料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因此,同行业竞争对手业务拓展并未对公司所处领域的市场空间带来不利影响。

不过,株洲科能仍然提示了“公司产品品种相对集中的风险”,公司对镓、铟、铋等稀散金属系列产品依赖较大,对下游市场变动和行业变化引起的风险抵抗能力较弱;如果公司不能加快如高纯砷、高纯碳等新产品的研发及市场拓展,现有较为集中的产品品种将面临市场份额下降和产品竞争加剧的风险。

多种产品产能利用率下滑

此次拟IPO,株洲科能计划向三个募投项目投入募集资金5.88亿元。其中,扩产类项目为“年产500吨半导体高纯材料项目及回收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4.70亿元,占募资总额比例约80%。项目建成达产后,株洲科能将实现高纯砷120吨/年、高纯镓110吨/年、高纯铟60吨/年、高纯镉50吨/年、高纯碲50吨/年等产能。

记者注意到,上述项目扩产的产品中,只有高纯镓、高纯铟为株洲科能目前已形成规模化销售的主营产品。2020~2023年,公司高纯镓产能均为60吨,高纯铟产能均为20吨,近四年并未扩大产能。而通过上述项目实施,公司高纯镓、高纯铟将分别增加1.83倍、3倍,年产能达到170吨、80吨。

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显示,2021~2023年,株洲科能高纯镓产品销售量分别为52.40吨、52.22吨、27.03吨,变动率分别为34.63%、-0.35%、-48.24%,2023年销量接近腰斩;公司高纯铟产品销售量分别为3.82吨、15.08吨和9.38吨,变动率分别为-19.19%、294.31%、-37.78%,销量波动较大且在2023年明显下滑。

对于2022年、2023年高纯镓销售量下滑的原因,株洲科能表示,2022年在产品价格快速攀升的背景下,部分客户减少了对公司高纯镓产品的采购;2023年,高纯镓下游的砷化镓、氮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客户的采购活动相较2022年更为谨慎,公司高纯镓产品的销售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至于高纯铟产品,2023年,由于靶材领域的需求下滑影响出现了一定回落。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在产能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公司多种主要产品出现产能利用率下滑或整体偏低。2021~2023年,高纯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6.47%、98.71%和53.56%,高纯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21.08%、73.61%和58.51%。

2023年,高纯镓产能利用率下滑,主要因Freiberger等高纯镓大客户前期长期协议执行完毕后,当年上半年未签订新合约,且自2023年8月以来,镓系列产品出口销售的审批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生产与销售相应延后;高纯铟产能利用率则一直相对偏低,主要系公司为应对市场变化作了充足准备,提前布局了相关产能。

除募投项目外,株洲科能在建项目“年产600吨电子材料建设项目”生产产品包括高纯镓、氧化镓及氧化铟产品,也布局了高纯镓产能。在销售量下降、产能利用率下滑或整体偏低的情况下,株洲科能还拟大幅扩大产能是否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株洲科能称,公司高纯镓产品销量受价格波动及下游需求尚处于恢复阶段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出现了下滑,但未来持续下滑的风险较小;公司高纯铟产品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下游化合物半导体领域需求的支撑下,高纯铟产品销量未来大幅下滑的风险较小。

对于本次IPO相关事宜,2024年8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株洲科能并发送了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