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太极拱门首展 双人对招演化而来
朱铭〈太极系列—太极拱门〉系列作品充份呈现朱铭的雕刻语汇。(亚洲艺术中心提供)
雕塑艺术家朱铭今年4月辞世后的第一个个展,也是其〈太极系列—太极拱门〉石雕作品的首展,目前正于台北亚洲艺术中心展出,该系列由创作之初使用铜作为媒材,到演化为石雕创作,因石材特性与不可逆性,更显朱铭该系列的炉火纯青。
朱铭于2000年创作的〈太极系列—太极拱门〉系列,可谓朱铭〈太极系列〉臻化境的完结篇。首度公开发表的本次展品,因采用石材,石雕上的每一刀、每一面,都能展现出朱铭的雕刻语汇。
对于「太极拱门」,朱铭曾诠释:「以前的推手,两个个体间还有间距,而现在,我让双手连接起来,一连接,气的流动、肌肉的牵动,就相互贯通、活络,合为一体,转化成拱门的造型。」因此虽名为「拱门」,但实际上是双人对招之间「不丢不顶」的太极精髓演化而来,在〈太极系列〉中达到抽象化的极致。
〈太极系列〉创作始于1970年代中期,源于朱铭为求强身健体而接触的太极拳,自此,太极拳不仅成为朱铭日常的养身修为,更从中体悟太极文化的精奥,进而将太极的「套路」与「内在精神」淬炼为艺术创作的语汇。尽管〈太极系列〉的初期是简化自太极拳的招式,但经过朱铭的创作演绎,他手下的刀斧非随「形」趋走,而是随「意」而行。
太极拱门延伸太极系列,富有虚实互生的动感,刚柔相济的线条、粗细有致的几何切面,以及对称但不均衡的形体,塑造出稳重而又空灵的空间。朱铭曾强调「艺术即修行」,创作应与生活紧紧相合。〈太极系列—太极拱门〉即是在此一心境中反复淬炼而成,既是创作,也是内观修养的展现,石之永恒,更为太极的虚实动静之间,赋予沉稳大器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