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艺术指导叶锦添谈艺术人生:“我没有分别心,只有单纯地精进”
原标题:
首部自传与读者见面,著名艺术指导叶锦添谈艺术人生:(引题)
“我没有分别心,只有单纯地精进”(主题)
北京日报记者 路艳霞
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获得者叶锦添的首部传记作品《叶锦添自传:向前迈进的日子》日前在京与读者见面,当谈到童年,谈到父母,叶锦添不由哽咽,流露满腔真情。近日,叶锦添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尽管诸多荣誉加身,但他保持率真,追求纯粹,在艺术道路上不懈探索,令人叹服。
新书
文笔细腻 表达自由
“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宇宙,于有形无形之间连接在一起,我没有分别心,只有单纯地精进。”《向前迈进的日子》文笔细腻,场景跳跃,表达自由,一颗不受束缚的心灵在张扬着个性,在重构着记忆。
全书记录了叶锦添从少年到现在,从家庭到事业,从朋友到合作伙伴等方方面面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叶锦添用真切的笔触,记录下自己一直在人生的不确定性中,追寻最大的可能性的瞬间。
在自传里,叶锦添写到《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时,“我一开口就被主持人打断了,因为台下为李安打气的掌声不断,用掉了我四十五秒的发言时间”。于是他甩掉了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脱口而出感谢已逝双亲的话语。叶锦添在接受采访时,还回忆起得奖之后的盛况,一天要接受三四十家媒体的采访,还有导演李安评价他“没有因为得奖而张扬”。
叶锦添用大量笔墨写了阅读和文学。早年间,他甚至连一间个人的房间都没有,却把书堆得满满的,连睡觉的位置都得腾出来。他的阅读驳杂,但几乎每本书的阅读都会留下思考的痕迹。在他看来,《山海经》是把很多个源头的东西收集了再编在一起,然后安上“山海经”这个题目,开始了一个原始时代的地理探索,经过漫长的口传历史与后代的不断增加,而慢慢地形成地理上的标志集成。“我对原始神话的阅读产生了无限的兴趣,那是一切的源头。”他说。
叶锦添写父亲的形象是清晰而明确的,对于母亲的回忆,却是梦境与现实相互交融,令人耳目一新。他更用温情笔触记录下奥斯卡颁奖那一刻,哥哥陪伴在一旁的幸福感,“在那一段光辉灿烂的日子里,每一次兄长都会在场陪伴我,我们争取着巨大的荣耀。他即使静默地站在旁边,对我也无比重要,那种热力慢慢地填补着我童年的失落。”
“我们那代人不富裕,不会那么计较,愿意为一件事情花很多时间。”叶锦添说,他那个年代的香港人讲究个人往前冲,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形容这种精神气质是香港独有的,那种古惑仔文化,江湖文化都在他身上有所遗存。
在叶锦添眼中,香港普遍存在生存焦虑,人们习惯把自己的感觉收起来,学习很多和生存相关的东西,而他恰恰相反,他一直坚持自我,最看重内心感受,看重自己与万事万物、与古往今来的文化的奇妙共振,“我很自我,从没有觉得自己奇怪,也没觉得害怕。我从未改变过,一直以来没看到风雨。”
写字
大胆着墨 小心收拾
叶锦添很喜欢用一支笔在本上写着文字,也画着线条之类,这是他与人沟通的一种特别方式。他在谈到面对文字的态度时,写下“大胆着墨、小心收拾”八个字。
从很早的时候,叶锦添就和文字结缘,他记笔记、写日记、写小说,那些无法和旁人诉说的天马行空、奇思怪想在文字里得到了释放。有一段时间,叶锦添却特别不相信文字,他觉得文字是没法达到沟通的。但他经过不断书写,逐渐领悟,“通常情况下文字是需要说服人的,要用既定的意思加在别人身上,但在写作的时候就不要有动机,不要有说服人的修辞。”
事实上,在叶锦添的字典里,“真”的分量很重,他甚至一直信奉只有参透了真的东西,再做想象才会充满力量。“真的东西我称之为第一语言,必须有第一语言,才能有第二语言。”
面对自己的文字,叶锦添如同是个导演,他更愿意将文字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他讲究节奏、声调、音韵,“我常常要将整个稿子不断重新看,扫到一个部分觉得需要再加工,就再重新阅读,再加点东西进去,蛮像雕塑作品一样。”他说自己是慢慢雕塑,这个段落的结尾和下一个段落的开头都有关系,节奏都要连贯。
叶锦添的新书《向前迈进的日子》也提到了他对文学性的看法。“文学性就是把深刻的东西放到文字里,然后文字就有一种牢不可破的永恒性,它很珍贵,一旦产生,就独立存在,可以脱离人,甚至脱离作品而存在。比如我写某个人的故事,后来跟那个人没有什么关系,但这个故事已经把丰富的人生经验移植到文学里了,于是故事就变成一种支持所有人继续理解世界的方法——文学就是这么强大。”
创作
越输出内容 就越有能量
叶锦添是时代顶尖的艺术大师,也是永远游走在探索与突破之路上的求学者,一直对世界的多样性保持开放、好奇,一直融合和创造。
大型影像作品《无尽的爱》(Love Infinity),电影作品《封神三部曲》《夜宴》,舞台剧《罗恩格林》《倾城之恋》及歌剧《罗生门》等作品,阐发了叶锦添创作中东西方元素的源流、构境与平衡。
常年从阅读、书写、创作里积攒下的能量,让叶锦添拥有开阔的视角和多元的思维。他说,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他会读多年来收集到的不同版本,而一旦开始创作,他就会从多年积累中抽取他需要的那些部分,这种和阅读、写作的奇妙连接,让他的每一次创作拥有底气。“《封神三部曲》是东西方美学的融合,其实每个东西都在我的美学体系里面,每次创作都在考验我对美学体系了解有多深。创作就是整合过往积累的各个门类的经验和想法,进行融合。越熟悉,越容易有好的创作思路。”
在叶锦添看来,对于艺术家而言,知道行业的规则,知道如何去成功,这其实或许正是艺术家面临的危险,反而会让艺术家走不了太远。叶锦添说,每一次创作对他而言,和年轻时的心态并无二致,那种担忧、张皇还在,他庆幸自己从未依着惯性在重复的跑道上飞奔。
但叶锦添同样清楚,如今艺术家面对的困境更大,如他所言,“既要热情又要冷静”,创作要大胆要充满热情,但与人沟通、要解决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又要冷静且谨慎。
叶锦添的工作计划已排到2028年,他要不停转换创作频道,同时进行七八个作品的创作,而他的写作、出书也在同步进行。对叶锦添而言,写作、服装设计、做雕塑都是顺其自然地溢出来,从未感觉到费劲,他说:“越输出内容就越有能量,越闷在心里就越没有能量。”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