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影博馆后栋拟委外做餐饮挨批 市府:仍在草案阶段

新竹市影像博物馆去年与委外业者解约后,回归市府自营,市府拟将影博馆后栋1、2楼部分委外经营,但多位市议员不满文化局多个展馆接委外做餐饮,认为有更合适的使用方式。(本报资料照片)

新竹市影像博物馆去年与委外业者解约后,回归市府自营,市府拟将影博馆后栋1、2楼部分委外经营,多位市议员不满,文化局多个展馆包含辛志平故居、将军村等,几乎都委外做餐饮,现在连影博馆后栋也是,认为有更合适的使用方式,也应珍惜旧城区得来不易的空间。

影像博物馆前身为有乐馆,于1933年开幕,国民政府迁台后改名「国民大戏院」,承载新竹市民生活记忆,前市府以促参方式,结合影院、书店、餐厅等委外经营「或者光盒子」,但去年委外厂商因人事变动提前与市府解约,现回归市府由文化局自营,于去年12月重新开馆。

14日市议会第8次临时会上,市府将影博馆后栋1、2楼委托经营管理计划书草案提请审议,内容指出,为活化公共空间,并提供市民多元服务内容,延续历史建筑有乐馆之文化价值,委托项目包括餐饮服务、文创小物销售、影像艺术创作及艺文展演等活动。

市议员黄美慧对此感到失望,她说,文化局底下各展馆几乎都委外,从辛志平故居到将军村,几乎都变成餐饮中心,现在影博馆也要变成餐饮中心,难道展馆只能做餐饮吗?反而艺术家想办展时都说没场地,更酸文化局干脆改名为「餐饮文化局」,并要求说明影博馆未来计划。

市议员廖子齐说,本案仅影博馆后栋委外,但她提到,新竹市既有公有馆舍已经非常稀少,例如新竹州警务部部长官舍,最后也经营无菜单料理餐厅,但当初也有许多团体期待,新竹需要的是新竹故事馆,一个可以说旧城区故事的地方。

廖子齐指出,影博馆后栋空间不大,市府有如此缺钱,一定要出租吗?她提到影博馆当初有很多收藏,建议可变成影像收藏的图书馆分馆,让有意从事影像交流的人更容易聚集的地点,市府应思考更合适的方式,珍惜旧城区得来不易的空间。

市议员林彦甫也指出,影博馆后栋空间约200多坪,以每年61万元计算,换算下来1个月每坪才700元,他认为根本不符合附近租金行情,质疑市府又把珍贵且原本可以做公益用途的场馆,变成高度商业化的空间,到底是希望让市民拥有更多空间,提升公共性,还是只想商业开发,把闲置空间丢出去?

新竹市文化局长王翔郁回应,影博馆前栋市府收回来自行经营,这部分包括儿童电影节、学生电影节,都会由文化局来主办管理;至于议员提到后栋部分,他强调,目前还是计划还在草案阶段,会通盘检讨后,以文化局立场还是以文化推广,而非以餐饮为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