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周定洋:「足球的世界不進則退」英國的PRO經驗談

在台湾足球绝望的最谷底中,「神兵从天而降」的奇迹故事序章,却在此时出现。 图/作者关之恒提供

这是2017年端午连假的第一天。距离那最后一次让台北田径场满场、也让欧裔台籍明星球员陈昌源(Xavier Chen)在客队越南球迷的叫嚣声中,宣布「退出中华足球代表队」的比赛,已过近两年。

那场赛后,输球、内斗与资源分配不均的低气压,在台湾足球的发展中持续延伸。但在绝望的最谷底,「神兵从天而降」的奇迹故事序章,却在此时出现:另一位球艺精湛的欧裔球员现身,悄悄造访宝岛,一面以好奇、谦逊且友善的眼光,尽情吸收对岛屿的一切认知,也一面观察四周的反馈,来决定这个陌生的「新国度」,是不是能在未来生涯中唤为「祖国」的好所在。

他,是在苏格兰奋斗的职业好手——周定洋(Tim Chow)。爷爷出生在中华民国时期的浙江,成长于上海,在二战后移居台湾。但从父亲一代始,全家便定居英格兰西北,未曾再踏上亚洲大陆。比起自己姓氏中的淡淡华裔渊源,他对土生土长的大曼彻斯特地区反而更加熟悉。而他与台湾的连结,是在三年前,才由一通来自这个岛屿的电话给真正牵上。

我飞了19个小时,只为了来看看自己一直想造访的地方。

而在三次邀请后,靠着当时打电话的球评Ginola陈家铭「第四顾茅庐」,周定洋终于决定在职业联赛的夏天休赛期(5月底至7月),跟家人来一趟远东,一探老家的究竟。而台湾,就是这趟多国旅程的第一站。在精心安排下,他从一下飞机,便开始了不间断的「台湾大补帖」,在一个又一个行程中,自行描绘与台湾之间的全新连结。

「我飞了19个小时,只为了来看看自己一直想造访的地方。」作者关之恒(左)与周定洋(右)。 图/作者关之恒提供

▌看见青训场地与训练上的差异

周定洋来台后完整的第二天午后,我们与他会合,在雨中一同前往桃园,拜访连获3年全国冠军的同安国小足球队。知道我曾负笈英伦,并曾拜访过英格兰西北地区后,似乎打开了这位年轻中场球员的话匝子。除了先恭喜我支持的球队纽卡索联重返英超赛场外,他同时称赞了纽卡索联的主场圣詹姆斯公园球场(St. James’ Park):「那是我去过最棒的球场之一。我也去看过他们青年队的训练基地(Little Benton),那基地的水准跟我前球队比起来,就像脚踏车与火箭之间的差别。」

这些话,从曾是维根竞技队(Wigan Athletic FC,周定洋前东家)十余年来,唯一成功培养登上一线队的球员口中说出,更显耐人寻味。除了场地因素外,在维根竞技队度过整个少年时期,去年加入苏格兰超级联赛罗斯郡队(Ross County FC)的他,也认为一支运作良好的球队,必须要有一脉相传的战术思想,让各级、各年龄层的球员都能遵循着同个方向顺畅发展。过度守旧、不顾现代足球趋势,或是过度变换战术与阵型,往往适得其反,还会让年轻球员无所适从:

「我在维根踢球时,了解到主帅面临的战绩压力有多大...。」定洋(背号39号)与他的「伯乐」,后来被扶正为球队总教练的时任维根青训教练——苏格兰名将,卡达维(Gary Caldwell )。 图/Wigan Athletic FC Official

到了同安国小,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充当雨天备案室内训练地的大礼堂,一群热情的家长,与一群认真训练中的国小球员。但从旁观察训练菜单与流程,我看到周定洋皱了皱眉头。在得知小朋友的年龄区间后,他问道:

我们从旁提醒了活动司仪与球队教练,后者对周定洋「增加换位与跑动」的提议看来不太感冒,于是周定洋在指导小朋友基础动作的活动环节中,主动与小朋友们互相变换位置练习,并在语言不太通的情况下,以肢体语言鼓励小朋友继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定位,让旁边的同学、队友们,能一起找到更好的传接球路径,并应用在以后的比赛上。

撇开在校园中受到「巨星般礼遇」、被家长们团团围住要签名合照的场面不说,这场午后的小小公关活动,肯定无法一时间彻底改变台湾足球青训环境,但也许真的让这些已经打遍台湾同年龄无敌手的小球员们,得到来自欧洲的一小滴足球养分,往后能在练习上更加注意与队友间的配合默契,也更了解足球作为一个「团队运动」的真谛。

周定洋在指导小朋友基础动作的活动环节中,主动与小朋友们互相变换位置练习,并在语言不太通的情况下,以肢体语言鼓励小朋友继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定位。 图/作者关之恒提供

▌挑战外面世界的未知,从不是坏事

回到了台北,雨势转大。与一般英国人不同,不太喜欢冷风及雨天的周定洋,在车上持续用好奇的眼光,四处探索这个才刚认识、但已像是多年老朋友般的城市。他不仅透露自己天生不畏惧新环境、新挑战的性格,同时也认为,身为一位现代足球员,用世界各地的秤,去衡量自己在不同环境下的价值,是再正常不过的:

周定洋也向我问起台湾与中国足球的发展现况。从过去在不同场合里的经历,我为他客观分析了这两地足球上的差别,及中国足球未来可能的路线与展望。就足球全球化与商业化的现象,他认为是无可避免的,也同时表明了自己对足球从业人员,于世界舞台上穿梭交流的想法:

「我一直很想去其他联赛踢球,而苏超虽然离家不远,风格也与英格兰足球相近,但对我来说,离开待了超过十年的维根竞技,是我人生中做过最棒的决定。」 图/Wigan Athletic FC Official

但先别把周定洋当成是一位「准台湾之子」——如果连这位身处欧洲顶尖联赛球队中的主力球员,都认为「不走出去,肯定不妙」,那身在台湾的球员与教练们,到底还有什么理由或借口,放弃出外的机会,窝在舒适圈内而不思进步呢?

另一面,在车外,我们看到的是陈家铭与球界人士的各处奔走——由于周定洋的爷爷已经过世,为解决繁琐且不通人情的移民法规,让包含周定洋在内的、能提升国家队实力的好手,在现在与未来都更有机会为台湾效力,简化台裔球员入籍步骤的动作刻不容缓。

国内运动产业的发展,在全世界的舞台上已经稍嫌落后,若今天已有「开外挂」快速提升国家队实力与国际视野的可能性,还被繁文缛节所层层限制,导致最终错失了大好机会,可不是单纯几句「遗憾」「惋惜」,就能被原谅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