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中关村网金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商业银行碳账户
董希淼,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绿色,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底色。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我国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一方面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积极应对气候和环境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更是对中国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的战略要求。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重要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主动肩负起践行“双碳”战略目标、促进绿色发展的责任和担当。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气候变化问题关系人类共同命运,我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任重而道远,迫切需要金融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作为我国金融业主体,商业银行支持“双碳”战略目标不仅应加大对节能减排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在终端消费市场也有着广阔的服务空间。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悄然试水,探索推出个人及企业碳账户。碳账户的主要功能是记录行为主体依据国家碳排放计量标准,将生产或生活中的碳排放进行量化的结果。碳账户将用户日常碳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尝试与金融服务挂钩,有助于增强全民绿色消费意识,丰富金融服务场景,助力如期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下一步,应逐步完善个人及企业碳账户制度安排,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创新和丰富支持碳减排的产品和服务。
一、碳普惠制与碳账户的理论基础
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来看,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达到碳减排目的的机制安排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汇市场、碳税机制和碳普惠制。现阶段,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碳排放量及资源消耗的决定性因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如果采用基于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法计算,全球约三分之二的碳排放都与家庭排放有关。
因此,自2015年“碳普惠”概念提出以来,作为一种新型减排机制,碳普惠制的探索实践逐步兴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陆续展开关于碳普惠制的实践探索,学术界对碳普惠制的理论研究也逐步丰富。碳普惠制是为个人、家庭和小微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而建立的激励机制,以鼓励个人及企业自愿践行低碳,对资源占用少或为创建低碳社会做出贡献的个人、家庭和企业予以激励,利用市场配置作用达到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目的。其核心逻辑在于从消费端出发实施碳排放管控,再到生产端,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碳中和。这种针对个人和家庭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的自愿减排制度设计,是碳普惠制的重要实现方式,最典型的代表便是设立个人碳账户。
Burgess等人(2022)研究发现,家庭排放高于平均水平的二氧化碳主要是源于生活方式,与收入无关,这意味着以消费端为切入口控制个人、家庭和企业的能源消耗量是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最有效方式。国外学术界对碳交易的研究较早。Fleming(1997)首先提出了个人碳交易的概念,并认为进行个人碳交易是减少家庭层面碳排放的新方式。Betz等人(2006)主张政府免费或低价出售碳配额,在个人购买汽油等能耗产品时同时扣减,由个人自主交易。Fawcett(2007)主张个人碳排放权应该免费,随着国家碳预算的减少,配额也将随之减少。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碳账户的应用尚处在试点阶段,我国学术界对碳交易及碳普惠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在碳账户的建立和应用上缺少完善系统的体系和办法。因此,碳账户作为碳减排的有效手段和碳普惠制的关键载体,大力开展对其运营模式的研究至关重要。吴嘉莹等人(2019)研究发现,部分互联网平台通过“蚂蚁森林”等产品,正构建一个全国统一的碳账户体系,为我国碳账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新的拓展思路。刘琦铀等人(2022)以个人碳交易理论为出发点,研究“互联网+”绿色生态视域下的个人碳交易模式及其实施路径,为我国个人碳交易市场的推动落实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吕靖烨、范欣雅(2022)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建设和落实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具有关键的引导与支持作用,在此基础上各方需协作并行,推动我国个人碳账户的建设。
二、推行个人和企业碳账户的重要意义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各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肩负起实现社会经济绿色健康发展的重任,企业及个人也在社会环境长期变化中不断变革。简单来说,商业银行推出个人及企业碳账户,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旨在引导各国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应积极发挥碳减排工作中积少成多的力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的碳账户作为工具,将用户生活、生产场景中的碳减排行为换算为银行专门账户中的积分,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量可用于换取相应权益,引导用户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理念,增强全社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意识,最终通过改变客户消费习惯影响市场上的生产者行为,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面碳中和。
(2)有助于银行及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改变了企业碳排放义务与权利,也影响到企业资源价值和资产价值。世界各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政策、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企业的碳账户加深了这种影响,进而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提升绿色业务占比。碳账户作为载体,在引导用户的同时将对银行形成无形约束,进而促进银行优化产品和服务,在业务发展中逐步降低碳排放,使各类经营管理行为更绿色低碳。
(3)有助于拓展金融服务场景。碳账户作为入口,与相应的金融服务权益挂钩,用户利用碳积分可兑换相应礼品及金融服务权益,这可以激励用户归集相应的金融业务和行为数据,使得商业银行更加全面地了解用户生活、消费、出行等各方面的习惯和行为。一方面,开拓用户营销服务的新场景,进而促进商业银行吸引更多新的客户,活跃存量客户;另一方面,掌握用户与碳减排相关行为数据将使商业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利用这些碳信息得出精准用户画像,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总之,作为一种金融服务创新,商业银行推出个人及企业碳账户,将金融服务与用户行为在“双碳”战略目标下进行链接,既有助于在全社会宣导绿色低碳理念,也有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丰富自身金融服务场景,拓展新兴领域金融业务,增加现有用户黏性并获得新的用户。
三、国内外关于碳账户的具体实践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围绕企业及个人碳账户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研究分析国内外关于个人及企业碳账户的实践经验,学习借鉴国内外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有助于充分发挥碳账户在加速绿色金融发展、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等方面的作用。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正在试行建立碳账户,依靠碳积分制度量化个人及企业的碳减排行为,鼓励消费者加入绿色低碳生活行列。2010年,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个人碳交易计划,为每位“碳信用卡”使用者配备一定碳额度,在购买汽油等能源时进行相应抵扣。同年,日本开始逐步落实“环保积分”制度,用户在购买环保家电或使用低碳出行方式时可以获得一定积分。随后,美国上线Joro APP,以问卷调查形式记录企业及个人在日常经营和生活中的碳排放量。2011年,韩国光州银行向公众家庭发放“碳银行卡”,用于记录客户在过去半年时间内的水、电、天然气等的使用情况,若使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则给予相应积分奖励,持卡人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购买经过认证的绿色产品时也能获得相应的碳积分。
从目前国内银行业的实践看,与碳账户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个人碳账户,一类是企业碳账户。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在全国首创银行个人碳账户,通过挖掘银行账户系统蕴含的绿色支付、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大数据,从节约纸张、交通碳排、用水用电等维度折算个人绿色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2021年,衢州全市域推进碳账户体系建设,建设了覆盖碳源碳汇、六大领域、三类主体的碳账户。衢州衢江农商银行拓展碳积分的价值应用,量身定制“点碳成金贷”,并根据客户碳积分水平划分客户等级,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上海首部绿色金融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明确提出探索建立个人和企业碳账户。
2022年以来,我国多家商业银行加快个人碳账户探索。2022年1月,山东日照银行推出了个人碳账户,客户可以通过个人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信贷等行为积累碳积分兑换绿色金融权益。随后,中国建设银行在手机银行里设立“碳账本”板块,其“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项目拟被纳入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的创新应用。2022年4月,“中信碳账户”上线,依托中信银行信用卡“动卡空间”APP,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累计个人碳减排量,打造个人“绿色生活名片”。企业碳账户方面,浦发银行在2021年11月推出适用于企业的碳账户体系,碳积分来源于企业在该行绿色金融业务所对应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企业在该行办理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可形成对应的碳积分。2022年6月,北京银行发布“京碳宝”企业碳账户,制定全产品绿色生命周期权益计划,探索“绿色投融资+数字人民币支付”组合服务方案。总体来看,无论是个人碳账户还是企业碳账户,没有都与相应的金融服务挂钩,在额度、利率、期限、流程等方面享有一定优惠。
我国许多商业银行虽然尚未设立个人及企业碳账户,没有建立完善的“碳积分”制度,但部分银行从提倡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出发,以支持绿色消费为切入点,抓住零售业务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出以“绿色”为主题的金融产品,如兴业银行推出的“低碳信用卡”,中国光大银行推出的“绿色零碳信用卡”,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金穗环保卡”,广发银行推出的“新能源车主卡”等。还有一些银行针对企业客户,推出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以及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服务相关行业和企业从高碳向低碳转型。
四、我国碳账户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相比国外碳普惠机制的具体实践,我国碳市场建设起步较晚,目前,碳体系构建尚未完成,商业银行碳账户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从实现碳账户可持续发展目标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碳账户在制度安排、积分核算、信息采集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实践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碳账户如何开立,尚无相应的制度办法可以依照。建立一套完善的碳账户运营体系和可行的制度办法,需要国家战略指引和相关部门鼎力支持。现阶段我国各互联网平台和商业银行碳账户发展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规范其运营流程。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由于碳账户开立和碳积分兑付标准不一致而引发信任纠纷,也可能因为标准不一而导致用户逆向选择,对于拓展碳账户应用范围、推动碳账户用户增长较为不利。同时,由于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碳账户在运营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大量个人信息流失、企业经营数据泄露等问题,威胁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二是碳减排行为如何计量并转换为碳账户积分,缺乏具体标准。统一合理的碳积分核算和兑付标准,是保障碳账户公信力的重要基础。从现阶段我国各商业银行碳账户的实践来看,同样的绿色低碳行为在不同平台上对应不同的碳积分,这将导致碳评价体系缺乏专业性与可比性,用户对碳账户的信任度和使用热情可能降低。同时,不一致的评价标准将带来恶性竞争,各商业银行为了扩大用户群体将制定不同的积分转换和权益兑换规则,导致碳市场失衡。此外,在绿色金融管理方面,不同地区对同一企业或项目的绿色属性认定标准存在差异,这将制约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进程。
三是碳减排数据采集困难,来源不够全面。碳账户的运营,需要收集记录用户在企业经营和日常生活中的碳减排行为并量化为一定碳积分。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减排行为发生的场景较为分散,平台面临着数据归集处理和隐私保护两方面难题。在数据统计方面,如果没有实现平台间的信息共享,就难以有效降低数据采集成本,完善数据统计范畴。从企业端来看,碳信息共享是金融部门有效识别绿色低碳项目和企业以及开展环境效益核算的重要前提;从零售端来看,分散在不同平台的碳积分难以实现互通、权益无法互享,为个人碳账户的推广增加难度。在隐私保护方面,碳排放数据采集与信息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如何在隐私保护与数据应用之间找到平衡是未来我国碳账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碳账户仅在小范围内试点,尚未被社会公众所了解和接受。现阶段,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陆续推出绿色金融产品、开展绿色金融服务,但低碳减排项目常常跟随政策导向,不具备高回报率。对企业客户而言,转换绿色发展模式往往伴随新产品开发、业务推广等高昂成本,而碳平台相关优惠尚不足以补贴这些额外的成本增加,由于受到碳积分使用场景的限制,很难吸引企业客群。对个人客户而言,居民对商业银行个人碳账户认识度不高,社会层面的普及率较低,同时各平台积分兑换政策力度不大,激励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总之,目前无论是个人碳账户还是企业碳账户,都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未来,我国在加快迈向“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与个人和企业碳账户相关的制度安排,鼓励商业银行与社会公众更多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中来,加快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碳普惠体系。
五、发展商业银行碳账户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围绕个人和企业碳账户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开始发挥碳账户在碳普惠工作中的正向效能。针对现阶段我国碳普惠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金融管理部门、商业银行和社会各界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让碳账户行稳致远,激发碳账户在金融场景、金融产品创新中的作用与价值,更好地助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
第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对碳普惠制发展的支持力度。碳账户承载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能够标准化碳交易的规则和流程,保障碳账户平台长期合规运营。因此,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整合各碳账户平台,明确个人及企业参与碳积分的权利与义务,适时制定银行个人和企业碳账户相关的制度,明确碳账户运营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营规则,尝试推出银行碳账户全国团体标准,为银行业发展碳账户提供支持和参考。与此同时,我国应在政策导向上继续加大对绿色金融企业及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资金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增加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考核比重,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方式,充分发挥我国财政资金引导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作用。
第二,统一积分规则,支持和保障碳账户可持续发展。碳账户积分规则的标准化意味着碳账户平台的专业性、科学性、合理性,是其拓展用户使用量、增加用户黏性的前提条件。我国金融管理部门应适时研究分析国内外现有的个人及企业碳减排量折算方法,探索出一套理论扎实、行之有效的折算标准。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力量,尤其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的作用,实现碳减排成果的科学计量、碳积分数据同业可比,减少各平台间的恶性竞争,维持碳金融市场的平衡稳健发展。此外,在企业、项目、个人行为的绿色属性认定上,我国应加快建立统一的标准,大力支持并推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试点工作,在制度缺失领域先行探索绿色低碳相关规范,为制定国家标准提供实践经验。
第三,优化数据采集,拓展场景应用,实现碳数据安全共享。在数据采集方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挖掘数据价值,同时加大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等行为数据的保护,不断提升数据安全管理能力,切实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此外,为扩大碳账户数据统计范围,全面涵盖绿色低碳场景及行为,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碳账户数据互通机制,实现数据互补、场景整合。在数据应用方面,商业银行应充分挖掘并丰富个人碳账户的相关应用,将用户衣食住行用等多种场景纳入进来,丰富碳账户在零售金融端的切入口,并扩大碳积分的使用范围,匹配尽量多样的金融服务权益,让碳账户既叫好又叫座,真正实现社会公众自主选择、碳账户激励下的绿色低碳生活的美好愿景。在数据共享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快建立碳数据共享机制,尽快形成有序的数据共享与流转体系。同时明确数据使用过程中的权限边界,在法律框架下实现数据价值性与隐私性的平衡。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激励公众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我国碳账户实践正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碳账户平台的建立和运营成本较高,如果只依靠财政补贴,难以支撑长期高昂的运营成本,且会给国家财政带来一定压力。因此各平台应充分借助市场化手段获得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引导社会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转移。针对现阶段部分企业绿色转型门槛较高且难以较快实现,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企业碳账户,借助碳账户相关数据,更好地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发挥银行企业碳账户的积极作用,加快碳普惠机制和体系建设。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社会各界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持续地向全社会普及碳账户的作用和权益,吸引和鼓励更多公众参与,形成规模效应和口碑效应,最终达到通过激励个人及企业碳减排行为助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目的。
从长远看,我国可以探索推出个人碳配额,为每个公民分配一定的碳排放权,存储在个人碳账户中,作为个人的碳排放配额。个人在购买汽油等能源时将扣除碳配额,未使用的碳配额可利用碳账户进行自由交易,从而实现强制性减排市场、自愿性减排市场和碳普惠交易市场的有机统一。
《数字金融——塑造中国金融新格局》现已在京东、当当等平台出售,广大读者可点击上方链接进行购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介绍数字金融的权威著作,旨在探讨数字金融在塑造中国金融新格局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书中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面临的机遇,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新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的数智化转型,数字金融实现的路径和技术手段,平台经济的创新与数字金融的监管和治理等。
-2023“光大杯”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
火热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