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三黨不過半 藍白綠的新三國演義

2024总统暨立委大选,不少选民透过分裂投票,表达对总统候选人、政党理念的认同、期待。本报资料照

这次的选举结果,不像先前几次意外不断的选前之夜,头一回民众得以相对客观且安心的方式,来透过分裂投票的自由意志,对总统候选人、政党理念的认同、期待,与在区域立委人选的过往表现,来评价论功的投下神圣一票。

首先,年轻世代参与的积极性,在选前的社媒对抗与造势现场,都能感受到;但整体投票率则不如亡国感充斥的2020大选,也是不争的事实。大选的结果,包括时代力量、亲民党、台湾基进等小党选民,部分政党票更流失到民众党,因此未能获得政党补助金,遑论是不分区的席次。

反观,民众党得票数则成长一倍以上,不分区的席次也从五席,增加到八席;更在小党选民的集中选票之下,就国民党与民进党的两党加总,也从原本的99席,回升到2016年的103席。

其次,过去以来的选票游移,能逐次甩开族群动员与蓝、绿在派系分裂之后,贴上副品牌的派系公开对决;这一回,则有着风云际会的大扭转,让地方性的草根人物,与青年世代从未知的徬徨到苦闷、愤慨,一一有得到抒发。

诚然在单一选区的设计下,非蓝即绿、非绿即蓝,国民党顺势从38席,一跃回到52席;民进党则从2016的68席、2020的61席,回落到51席。如今两党在立法院内势均力敌,让扮演反对党的力不从心,再无从有轻言退让的借口。

再则,值得玩味的是,国民党不分区的政党票,高于总统得票数;而民进党、民众党,其政党票数则低于总统得票。就这次选举所出现的分裂投票,因为少了选前之夜的激情操作,让选民有非常冷静的思索空间,能够根据个人判断与公共理性,再没有被迫含泪投票的压力。

就以新竹县的选票走向为例,无论区域立委或是不分区,国民党总统候选人的得票都低于立委,约及立委得票的七成五水准;反观民进党,总统得票则高于其区域立委得票。而在泛绿政党加总取得约17万的选票当中,其中的四成五投给民进党的立委候选人;五成五,则是投给其他的泛绿政党。

而国民党立委得票数,接近16万;则有七成五投给同党籍的候选人。至于,民众党在新竹县的总统得票,12万余票,推估其中的三分之一,是来自国民党的立委得票,另外的三分之二,则是来自泛绿阵营的得票。

最后,庆幸的是,青年世代的徬徨与苦闷,在得以有分裂投票的机缘之下,暂时能得到纾解;毕竟,根据上述新竹县的投票行为来看,侯、柯配即使在桃竹苗地区,只怕也不被泛绿选民所能接受的。

就泛绿阵营的角度来看,打从2016大选开启的小英旋风,以及柯P顺利完成其连任,2018年的台北市长之后,风起云涌的新兴政党,包括了由柯P领军的民众党。更在2020大选年间,开始鼓励新世代的自主发展,以便能取得来自友党的关系,以达成跨世代之间的权力分配与政党制衡。

其后,泛绿阵营内的诡谲变异下,诸如范云女士以第三势力的党主席身分,转任民进党不分区代表;以及太阳花学运领袖转任民进党的副秘书长,领薪9万的种种传言。终而有迄今仍众说纷纭、功过难定,所谓蓝、白合的纷扰风波。

遗憾的是,当青年世代以分裂投票完成其跨党派出击,其实隐藏有诸多的期待与民气展现!但即使在选举风潮渐次褪去之际,却依然没得到主要党派的正视与直接回应;遑论是持续对话与做成精准解读的意愿了。

走笔至此,不禁令人扼腕三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