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無關?天然台青年與七七事變

前总统马英九(左二)今年4月8日参访卢沟桥。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过去谈七七事变,大约从卢沟桥讲起,说它开始了中国长达八年的全面对日战争,过程备极艰辛,结尾不忘提醒听众,中华民国的惨胜,唯有记取教训、自立自强,才不会重蹈覆辙云云。

但现在去中化严重,多数台湾年轻人听到这开头,大概觉得陌生与无兴趣,即便少数有反应,恐怕也是站在疏离中国的一边?过去叙事方式对现时没有警世意义。本文则想从七七事变谈起两岸面对或即将面对的认同冲突问题。

最近对七七事变该如何面对的讨论,背后隐含的是两种民族认同的冲突。且看蓝营立委批评赖政府无作为,提及先辈们用鲜血保卫中华民国、终赢得胜利,这是值得纪念、骄傲又悲伤的一天;而媒体藉网民之口谈台湾史:当时台湾属于日本。弦外之音是,当时保卫的中华民国,不是台湾先祖认同的国家,更不用提现在是否是天然台认同的国家了。

否定台人对中华民国的认同,是独派史观产物。但当时台湾虽是日本殖民地,却不代表台人会理所当然的认同殖民母国。以多数人民欢迎光复后抵台的国府反应,乃至于随即办理的各项选举投票结果来看,或许日殖时期部分地主趋炎附势,但对被压迫多数人来说,是心向中华民国的;而与中华民国划清界线的举动,还让人注意到当时某些在地协力者的无责任:既然身为曾经压迫同盟国的战败国协力者,怎么战后多数没被追究战争罪呢?

争论历史事实相对简单,复杂的是民族建构本来就充斥神话,建构者或许根本没想认真讨论,反正编故事有人信就好。但该指出的是,如果编故事目的是为了团结多数人、激起人民为国牺牲的决心,借中华民国的壳上市却反中华民国,注定无法获得中华民国派的认同。这样的民族建构,恐怕是缺了很大一块拼图。而就目前拼起来的图来看,又是否有达到建构目的呢?

民族主义有多种样态,台人最熟的一种,应该是公民民族主义。该论源于自由主义传统,提倡包容、平等、个人权利等价值。认为民族认同应该来自于成员的自我决定,相较于其他民族主义爱包装的神话、英雄与集体,公民的具体认同对象应该是宪法,或者用现在台湾比较流行的说法:宪政体制。

这种民族主义在价值观上,或能得到熟悉自由主义语言者的欢迎,但遗憾的是,现在绿营政府实践宪法的诚意,恐怕带头打消人民效忠宪法的热情;而四权归于总统一身的「宪政体制」,以至于被精选出来的年轻政治榜样参军态度,恐怕也不能鼓舞人民为它上战场。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天然台世代对其他类型的民族主义及力量,恐怕也缺乏足够认识。

世界各国民族建立,比较接近公民民族认同者,大约非美国莫属。美国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很强,主要是国家光荣感在起作用。但多数国家可不像美国这么得天独厚。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主义概念缘于欧洲,这类民族主义通常与战争连结起来,因把民族与国家合一,可以方便动员,具有强烈的暴力倾向。18世纪拿破仑崛起,就是透过此对人民的有效动员,把侵略者赶出法国,进而征战各地,打破封建君王统治格局,逐步在欧洲诞生民族国家概念。随后又散播到各洲殖民地,乃至于一战后,民族自决的风潮席卷全世界。

中国过去是一盘散沙。虽然号称五千年历史,但直到清末,还是没有现代意义的民族主义出现。七七事变展开的中日战争,遭外族欺凌、战火蹂躏,我与他者的界线现实可见,是透过血泪交织的亲身经验,让地无分东西南北的中国人,终于愿意团结起来。

这个团结得来不易。当时的中国,还是停留在中世纪的农业国家,面对已进入工业化国家的侵略,一定是不择手段,动员国民牺牲抵抗,才能战胜世界列强。过程中,侵略者采取了各种现代化的杀戮压迫手段,而中国又付出多少生命财产代价,外界只要有心,都能找到确实可考的例子。那些牺牲,虽然对现代人来说,已是冰冷的统计数字,或者是遥远而陌生的历史记忆,但它却实实在在激动了整个世代的中国人心。影响所及,就是两岸即使在1949年分治分立,但曾亲历过去的精英群众,仍不忘追求国家的统一富强。

大家比较知道台湾的部分。以经济发展为例,有学者提出形成经济奇迹的意志与动力,源自中国百多年来面对西方挑战及日本侵略、为了救亡图存而形构成的现代中华民族主义,即所谓「中国儒官」说法。

而在海峡对岸,中国民族主义仍继续联系战争发展。除了韩、越战等洗礼外,共产体制虽然经济匮乏,但还是在困局中,透过援外打开国际空间,借由自力更生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具有核投射力的军事强权。

近年来,这些成就逐渐带入了似于国家光荣感的民族认同。远的不说,从1979年经改迄今,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甚至国防武力超俄赶美的变化,如果有机会去大陆走走,当能亲身感受。

然而,问题就在于最近两岸交流停滞不前,对大陆人心的理解,只能接收相当片面的资讯,如此一来,就不能将心比心,感受人民对政府的看法,也无法了解民族主义一旦炒起来,必会升高的暴力倾向可以激烈到什么程度。拼图到现在的台湾民族主义,是否准备面对七七事变后,浴血产生的中国民族主义?关心台湾前途的年轻人或许该先研究一下抗战史,秤秤现代中国承载的追求民族复兴分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