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吆喝不赚买卖,国庆旅游量涨为啥却价跌?
这个假期你出游了吗?
国庆节后,各种创下历史已然不用多说,但市场的高开却带不动旅游板块,这让更多人重新审视起了旅游这门生意。
毕竟比起去年,2024年才是消费市场回调后,真正体现旅游业在市场趋于稳定后的发展趋势的一年,而作为2024年最重要的旺季,不仅是旅游业的景区酒店,整个消费市场无疑都对十一小长假寄予厚望。
文旅部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亿元,同比增长6.3%,恢复至2019年同期108%。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经历过去3年的沉寂期和1年的过渡期后,今年的旅游市场确实可以称得上“全面复苏”。
相比“火爆”,旅游市场的热度用“理性”来形容更为准确。2023年的短时性火爆,带有一定的报复性补偿的原因,但这种增长的势头显然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随着今年的旅游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从中秋假期就呈现出的 “量涨价跌”、“以价换量”局面在这个国庆假期仍在延续。
图源:视觉中国
机票酒店价格双降
今年国庆,全国各地景区又开始上演了“人人人人你人人人人”的场面。PConline发现,早在27号,地图软件上的广州,高速路口就已经一片通红。
而那些热门目的地更不用多说。“固定选手”长沙再次给外地人一点小震撼,国庆人流量被评价堪比春运。同期,某位晚上六点半想在北京天坛公园附近的火锅店就餐的游客,刚刚拿到了一张“前面有1053桌”的取号单。
图源:湖南日报
只从交通数据上看,国庆假期前6天,民航和铁路客运量比2023年同期就分别增长 13%和7%,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 22%和28%。
假期7天,交管局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20亿人次,日均同比增长4.1%。
但市场的火热并没有完全传导到商家的利润上。
旅游消费火热的背后,一方面是居民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也源于供给端的“以价换量”。
从飞常准看板的数据可以看出,从国内航班执行量来看,今年整体市场并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暑期,“量涨价跌”就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关键词。
而在国庆前,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下降、酒店平均价格下降,也已经打上了个句号。这个国庆假期虽然酒店消费依旧火爆,但“一房难求”的现象早已不再。
据飞猪测算,国庆假期国内和国际酒店预订均价同比去年分别下降6%和3%。之前暑期旅游市场的平淡,让不少酒店对国庆假期的预期不再高涨,“以价换量”成为酒店的普遍策略。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我们还能看到“亚朵全季如家排队涨价”、“打工人住不起经济型酒店”等新闻,但今年却听不到了。
毕竟,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市场供需决定价格。
而从航班数据来看,航班管家数据显示,2024年国庆期间,国内机票(经济舱)均价845元(含燃油附加费),同比2019年上升3.8%,同比2023年下降15%。
国庆去了成都的小A告诉PConline,其10月4日从广州飞往成都的单程机票仅为700元,而这个价格,与PConline 4月份前往成都的价格差距并不大。
国庆前上观新闻就有报道,部分机票价格大跳水,有游客8月中旬下单了9月30日三亚飞往重庆的机票,价格为1729元、10月6日返程1462元。但是一个月后即9月14号再次搜索发现,往返程票价均降至500-800元左右。
虽然今年以来,民航运力和预计旅客量相比2019年仍在增长,但航司在运力投放上无疑更为谨慎,同时倾向于以适当的低价刺激价格敏感型旅客购买,以追寻量价均衡,进而提高客座率水平。
这一点从各大上市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团的财报中已初现端倪。今年上半年,内地7家上市航司中有四家客公里收益同比下滑,而航空公司的客座率却在提升。
客流稳定、消费承压,意味着旅游业供应端需要以更为保守的态度看待市场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飞常准数据也显示,国庆后,市场对于未来TWI(旅客出行意愿指数)值的预期,将有一定程度上的收缩。
流量杀器能搅动旅游市场吗?
国庆假期一直是携程、飞猪等传统OTA平台的竞技场,但随着当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化手段逐渐渗入旅游市场,小红书、抖音等以用户为核心的内容社区的入局也在搅动旅游市场原本风平浪静的流量池。
过去两年,抖音、小红书都曾对旅游这块蛋糕虎视眈眈。随着酒店、航司都开始在抖音上开设旗舰店,现在,在抖音上搜索旅游套餐或者特价酒店、机票已经成为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普遍选择。
而擅长打“感情牌”的小红书,则主要以内容营销打法,直击Z世代进行消费决策引导,从内容角度,去填补文旅市场供给端的空白。
但旅游产品毕竟不是标准化产品,在线旅游产业链条长,相比OTA的功能导向,用户有着极强的旅游意愿,消费目的性强。而由兴趣驱使的决策变动性大,决策周期长,抖音面对产品+服务的完整组合,决策时间成本低的兴趣消费,想要复制到旅游产品市场中,难度仍较大。
而从消费体验来看,此前,就有网友爆料在刘畊宏直播间报名的旅行团,存在实际住宿和宣传不符,引发关注。
图源:“刘畊宏-我们eye旅行”账号
直播间购买旅游产品“爆雷”早就不是新鲜事,不同于传统OTA以功能为消费导向,在产品供应链中有着强大的话语权,抖音们依赖于OTA接口,在产品服务上想要对标OTA几乎不可能。
早前抖音还想通过打价格战换取市场份额,但如今也声量渐歇。而今年小红书在国庆假期旅游消费上则更为低调。
但内容平台的进攻还是给了OTA危机感。早前,携程就曾发布“星球号”,去聚合流量、内容和商品三大板块;同时在去年,携程还发布了旅游业内首个大模型“携程问道”。
据悉,携程问道主要能力集中在面向C端的用户体验上,既能为用户提供出行推荐服务,也可以提供智能查询结果。
有趣的是,国庆前PConline曾发表了一篇关于AI导游的文章,通过对目前市面上最火几家AI大模型进行测评,看看在做旅游攻略这件事上,AI到底开始影响旅游业了没,得出的结论是“建议不要”。
但从这个测试中我们无疑能侧面看出,显然,在AI在旅游消费应用这件事上,发布了一年有余的携程问道,毫无存在感。
而从企业角度,虽然国内外头部旅游企业言必称“AI”,Expedia、Tripadvisor和Airbnb早已开始收购小型人工智能企业,或者将AI纳入了自己的App和网站,包括去年底,Airbnb还宣布收购了GamePlanner.AI。
但从实际应用上,至少目前AI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好像最大应用还是只在AI客服,携程旗下的数字化平台丽呈CTO陈力在近期也对媒体表示,生成式AI对于企业目前发展需求并不大,训练大模型需要大量资金,投产比并不高,而从国际角度,用于大规模训练的中文信息,实际上比英文信息少很多。
但总而言之,抖音小红书的入局,早就让市场看见新兴文旅产品的突破口。信息化时代下,再难以有一家独大便“高枕无忧”的企业,我们更希望能看到,“互抄作业”后,随着旅游业进入多入口百花齐放的阶段,这种变革能真正传导到消费端,为旅游消费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