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大学生暑期消费热:注重个性化体验与消费背后的“情绪价值”
高考录取逐渐进入尾声,准大学生们陆陆续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作准备,由此也掀起了“暑期经济”“开学经济”等由学生消费触发的一轮全新的经济浪潮。近些年,这场独特的“消费狂欢”的市场规模逐渐庞大,包含的消费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涵盖了旅游、电子产品、教育、医美等多个领域,促进“后高考经济”的升温。就此,羊城晚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开学前消费,电子设备最为热门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发现,不少准大学生分享了开学前的消费,其中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最为热门。记者了解到,不少学生购买这些电子设备花费近2万元,还是在有高考优惠补贴的情况下。某手机品牌销售人员李女士告诉记者:“高考结束以来,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购置手机,大部分会选择品牌的旗舰机,价格在6000元至10000元。”高三学生家长张先生说:“高考一结束,我就带孩子一起选购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毕竟是读大学的必备品。我挑选的是最新款和旗舰机,一方面孩子喜欢,另一方面使用的时间也会久一些。”
除了电子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旅游观念的普及,许多毕业生选择“毕业旅行”来放松身心,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陈同学表示,高考结束的第三天就和好朋友飞往新疆游玩了。“这次出去玩的费用,我妈报销,大概花了8000元。”经陈同学介绍,他的妈妈还给他报了驾校,花了3450元;他还给自己办了健身卡,花了3600元。此外,在这个暑假,学生们终于有时间和精力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少人报了自己喜欢的乐器、外语、体育等课程。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为自己的偶像“消费”也是必不可少的,李同学分享道:“结束后立马买了自己偶像的演唱会门票,花费1580元。”
对于不少女生来说,压抑许久的购买欲望终于可以得到满足,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刘同学说:“我第一次买化妆品,就想着买贵一些。我买了一些基本的化妆品和一整套护肤品,花了好几千,感觉有点奢侈,但还是想尝试一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同学选择进行医美手术来“爆改”自己,如有同学进行双眼皮手术,还有同学戴上了牙套。记者了解了某医院的整形项目,眼综合手术费用在8000至10000元,鼻综合项目接近30000元,一整形医院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每年高考结束,很多高三毕业生来做整形和医美项目,最火的就是双眼皮整形和皮肤护理项目,比如水光针、光子嫩肤等。男生也有不少,主要是祛痘,现在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很注重形象。”
记者从身边人群统计后发现,城市中的准大学生们高考结束后的花费普遍过万元,这个费用还不包括即将开始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买手机、考驾照、做医美、同学聚会……这些消费成为毕业生们告别高中生活,走向人生另一阶段的一种“仪式感”。许多毕业生表示愿意花钱去尝试新事物、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这些暑期消费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收获,还有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旅游,可以放松身心,提高眼界;学习新技能更是使他们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而无论是买化妆品还是买健身卡都是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准大学生”也在不断地建立起自我认同和个体自信。
保持理性消费观念至关重要
在高考后的消费热潮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品质化消费,追求独特的消费体验。他们愿意为自己获得的情绪价值“买单”,奔赴自己的热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实现自我定义。尽管高考后的暑期消费有其意义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们可以无节制地消费。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父母普遍倾向于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尽量满足其物质需求,但对挣钱的艰辛则鲜少提及,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容易出现“盲目消费”甚至“超前消费”的现象。暨南大学一位大三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前我并不觉得钱有多难赚,花钱总是大手大脚。但自从开始实习工作后,我才深刻体会到赚钱的艰辛,也真切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同时她还建议“准大学生们”在享受暑期生活的同时,要理性消费,珍惜父母的付出。
对于即将迈入大学生活的高三毕业生来说,高考后的这个暑假是他们人生中一个充满意义的转折点。他们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刻下属于青春的独特印记,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理性的消费观念至关重要。李梓文毕业于清华大学金融专业,目前就职于某金融机构,他建议准大学生们:“首先,学生们应当清晰界定自己的需求与目标,避免盲目跟风或冲动消费。其次,学生们可以借此机会学习理财,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预算。大学是独立生活的开始,学会理财和规划生活费将成为他们必须面对的挑战。最后,学生们应当认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每一分钱都凝聚着父母的辛勤付出。他们应该学会珍惜和感恩,理性看待物质的诱惑,将金钱用于提升自我、实现价值的地方。”
以实际行动展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
记者调查发现,一部分同学也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通过兼职、家教等方式赚取生活费,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对家庭的支持与责任感。姚同学就是这条赛道的其中一员,她如今在家附近的一家家教中心里担任教员,每天都忙忙碌碌,但过得很充实。问及原因,她表示:“家教赚的钱可以用来买电脑这些电子产品,还可以用来交学费。主要是想尽量替我爸妈减轻点负担。而且我现在上着班,基本没什么消费的机会,也能省下一大笔钱。”不难发现,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李同学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自身的独立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家长刘女士表示:“对于家长而言,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听从与满足,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同样重要。作为家长应该根据家庭经济条件酌情消费,让孩子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懂得节约消费;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消费需求和心理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文|记者 秦小杰 实习生 陈艺铭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