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美国新药价格高企背后
(原标题:综述|美国新药价格高企背后)
新华社纽约9月14日电 综述|美国新药价格高企背后
新华社记者夏林
美国市场上有很多新药,但这些新药的价格经常过于高昂。记者发现,在新药的巨额研发费用外,独特的药品流通系统在药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统计,在美国销售的新药当中,有近85%是在全球范围内率先销售,这些新药在其他发达国家的上市时间平均要落后美国一年左右。同时,在美国买新药的价格也较高。根据彭博社的统计数据,2020年,美国平均每人在药品上花费约1300美元,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2021年,美国新药的上市价格中位数为每年18万美元。
在一项调查中,五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表示,由于费用原因,他们未能完成规定的疗程。在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其他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仅为十分之一。
世界报业辛迪加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药价尤其是新药价格如此之高,一套独特的流通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存在独具特色的名为“药品福利管理者(PBM)”的药品流通中介机构,以及随之衍生的非常不透明的药品折扣与回扣方式。
药品福利管理者代表医疗保险计划与制药公司展开药品价格谈判。理论上,这些中介应该为他们的客户争取最低药品价格,但实际上,有些制药公司会向药品福利管理者提供所谓“财政激励”,以便其支持价格较高的药品,并阻止竞争对手。
药品福利管理者与制药企业协商批量折扣和费用,创建保险给付的药品清单,并向药店报销处方。2016年,美国主要的药品福利管理者数目不足30个,但其中3个最大的机构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却达到了78%,总共覆盖了1.8亿人。2017年,美国规模最大的药品福利管理者的收入比最大的药厂还高,表明该产业在美国医疗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如此一来,药价垄断的情况愈演愈烈。今年7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表示,经过多年的并购以及药店和医疗保险公司的整合后,少数几家药品福利管理者对处方药价格施加的影响力过大。官方将反垄断矛头指向了上述三家规模最大的药品福利管理者。
新药价格高企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新药研发费用也是个天文数字。根据最近的业内估计,每种主流新药的研发平均耗资26亿美元。为了收回成本并赚钱,药企推向市场的新药价格一再飙升。在肿瘤治疗方面,每年治疗所需药品价格超过10万美元已经司空见惯。而基因疗法药品的价格在市场上更是一骑绝尘,目前已知的此类疗法中最贵价格高达350万美元,用于治疗B型血友病成人患者。
虽然新药价格高企可能在创新激励、市场竞争、投资回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等方面产生积极效果,但另一方面,也给患者群体、公共医疗保健计划和雇主医疗保险计划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洛杉矶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目前的供药体系需要得到有效修正,才能让广大患者更好地从新药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