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预算战累积仇恨值
(图/本报系资料照)
114年度中央总预算案历经朝野角力及文宣战,21日下午立法院三读通过,蓝白联手删除2075亿元,约占岁出总预算的6.6%,另冻结2600多亿元。比起往年,删减比例还在正常水准,但赖总统随后却发文指这对政府的影响史无前例,完全无法接受。故意扩大预算矛盾,就是想为罢免蓝委的行动累积仇恨值。
审查预算本就是立法院监督行政院的核心手段,更何况朝小野大。此次在野阵营删除的预算重点主要在三个层面:补助款、媒宣费、东厂部会。就是要纠正民进党浮滥使用纳税人的钱去养侧翼、网军,洗脑人民,及使用不当手段打击在野党的行为。
例如文化部遭删减11亿元的预算,但民进党执政近9年,文化补助的标准并非一视同仁,而是要审查补助对象的「台湾价值」;换句话说,「补助」是民进党控制言论市场的一个工具。删减这样的补助,民意应能认同。
而媒宣预算,自民进党执政后,基本上只跟「三民自」等绿媒交朋友,而对于监督政府的媒体及其阅听众不屑一顾。拿全体纳税人的钱去壮大40%阅听众的媒体,这说不过去。更黑色幽默的是,农业部抱怨删减媒宣预算无法照顾农民,却又以「农产品受进口损害救助基金」来补助「台日大港水果祭」,促销日本水果。这样对得起农友吗?
以上的预算,只能说是「浪费」,而东厂部会更是拿预算「危害」社会。例如NCC裁罚中天一再败诉,滥权在先,之后的诉讼费用又要由纳税人来付。此次被删除一半业务费用,只能说是略施薄惩。监察院对涉及关说司法的邱太三、接受性招待的陈宗彦,不予弹劾;却帮段宜康「曲棍球」解套,追杀承办检察官,这样的监察院,删除96%的业务费,只能说刚好而已。
此次国会也冻结逾2600亿预算,这是「以观后效」的折衷之道。执政者若知错能改,国会自然会予以解冻,若冥顽不灵,直到年底都不解冻缴库,也能得到民意的认同。
赖总统想要以预算的删减来累积仇恨值,催出罢免票,改变国会少数困境的用心,路人皆知。但仇恨值是互相的,赖总统一直对在野党采取对抗策略,也在累积自己跟民进党的仇恨值。
大罢免劳民伤财,多数民意并不支持。若机关算尽,赖总统极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罢免没改变国会朝小野大的结构,却因朝野对立,未来任期一筹莫展,最后也会因施政无方及自身的仇恨值而影响连任。(作者为台湾新故乡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