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认同复杂 冲绳知事在中国寻找琉球遗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家珅。(摘自网路)

孙家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清华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曾留学美国与日本国立琉球大学,研究领域为中日东海问题、日美同盟关系。

孙家珅5日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指出,日本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4日前往北京市张家湾镇琉球国墓地遗址祭拜。琉球与中日美等国特殊的历史经历,铸造出琉球族群的独特性,尤其是战后美军基地的重负和日本西南诸岛军事化,致使琉球族群的认同愈发复杂,催生出琉球社会的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声浪,并在当下美日同盟夹缝与美军基地重压下,不断自我释放,都不断增强琉球族群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记忆。

孙家珅表示,琉球曾是中国藩属,琉球国王累世接受中国皇帝册封,派遣使节称臣纳贡,举国奉行中国年号、正朔,但中国并不干涉琉球内政,许其自治「自为一国」。先后历经独立王国(1429-1879年)、日本殖民(1879-1945年)、美国占领(1945-1972年)等时期。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群岛的「施政权」、而非「主权」单方面移交给日本,结束长达27年占领统治。但二战后形成的权力从属关系,依旧主宰着琉球命运,琉球族群如同大和民族的「异类」,置身于日本边缘。

孙家珅称,2017年日本国内职业篮球锦标赛,揭幕战东京都对阵冲绳县。冲绳县队名「琉球王朝」代表队是由冲绳县民投票决定,尤显耀眼,官网介绍:「琉球王朝代表队的队名源于历史上的琉球王国,……我们要将自身的这种特殊魅力向全国传播,向世界宣示!」

此事虽小,但足以体现琉球族群独特性,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类似案例有琉球代表服饰嘉例吉衬衫,每5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家乡(琉球)人大会,及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日本殖民时期被明令禁止的琉球刺青,也在当代重现。

孙家珅强调,1972年琉球「回归」日本,但冲绳县政府和日本中央政府之间关系微妙,涉及琉球人核心利益一些问题经常和中央意见相左,并以抗议游行和司法诉讼等方式与中央对抗。琉球族群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对日本政府的不信任,与历史进程中日本对琉球政治、经济利益的牺牲不无相关。

当前冲绳县承担重要防卫任务。驻日美军总兵力约3.8万人,是规模最大的美国海外驻军。仅占日本国土面积0.6%的冲绳集中了全日本逾70%的美军基地。琉球民众时刻处在担心战争的阴影下,担心一旦亚太或世界局势不稳定,琉球将首当其冲遭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