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中小学集中整治!

这几年网络一直疯传一篇文章——《只有畜牧局没有给老师布置任务》。

文章统计了各个单位安排给学校老师的非教学任务,原来,现在的人民教师如此“全能”。

以上所列,仅是老师所承受的冰山一角,细数下来一天一夜都说不完。

人民教师也成了“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今天(4月24日) 教育部发布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 部署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整治与教学无关活动,随意进校园情况,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

全文如下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明确了专项整治的范围和目标。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和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

《通知》提出四项主要任务。一是系统摸排近年来社会事务进校园情况,制定准入标准,加强问题整改。二是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严控省、市、县三级社会事务进校园总量,建立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三是对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具体方案进行审核,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整合,严控活动范围和时长,提升进校园活动质量。四是通过监测、核查、通报等方式,常态化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提高站位,压实责任,把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作为教育系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以师生获得感检验专项整治成效。

总的来说,教育部的《通知》文件写的很好,关键在于执行,希望能落到实处,给老师减负不能靠老师自己来减,因为这些非教学任务不是老师自己要做、想做的,是上级各相关单位安排给学校,学校安排给老师的,老师没有拒绝上级安排任务的权利,单方面减负面临的只能是批评通报甚至处分。

给老师减负,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在顶层设置统筹协调小组,决定哪些社会事务可以进校园,而不是让学校和老师自己决定可以拒绝 哪些任务,甚至有些任务能否拒绝,是本地的教育部门都不能决定的。

监测、核查、通报的应该是布置任务的一方,而不是面向学校老师,别到时候让教师还得写教师减负心得体会、减负工作总结、减负台账,让减负成为一项新的负担。

除此之外,当下为教师减负不应该局限于非教学任务。

学校办得好不好,家长最关心的莫过于学生的成绩。为了能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生存下来,学校从开始便设置好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学校竞争力和效益的目标,各种规则制度的制定初衷就是为了倒逼教师提高自身的“产出率”,以期满足家长的期待和需求。

因此,各种各样的升学指标,花里胡哨的“军令状”成为悬在教师头顶的一把利剑,老师何尝不想少改一点试卷、少布置一点作业、少参加学校频繁组织的教研会?但一些学校为了能在校际竞争中取胜,会将考试排名的压力层层分摊给基层教师,直接造成巨大的工作压力。

为教师减负也是为学生减负。

综合自:教育部网站、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