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

武十五年,六月底。

沙俄拒绝谈判的消息传回北京,而且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还向西西伯利亚增派了一万近卫军和七个步兵营(50C0人)。隔了没几天的功夫,俄军进攻小玉兹的消息也通过电报传到了京城。

说真的梁明感觉很愕然,他想不明白亚历山大一世为什么要拒绝和谈。和谈的条件并不苛刻,至少在他看来是中华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让步。

在西伯利亚,两国已叶尼塞河为界限。中华让出已经占据了将近一半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以此来换取帝国西北的平静,沙俄必须无限期的停止对以至于让三帐哈萨克的进攻。

这个条件已经很有优越了,让出去西西伯利亚平原一半的土地,这可在拿刀子割梁明的心头肉。如此一来,貌似辽阔无垠的西伯利亚虽然被中华帝国撷取了大半,但真正的精华地段却依旧保留在沙俄手中。以现在的条件,能派上用场的只有叶尼塞河东岸的狭长平原地带。

让沙俄停止对哈萨克的侵扰,虽然这样一来无是破灭了俄罗斯帝国南下印度洋的豪情,但是现实就是要去面对的。俄罗斯帝国已经失去了太平洋沿岸,东方帝国已经露出了爪牙,那么嘴边的食物自然要纳入他的势力范围。弱肉强食,残酷的森林法则同样适用于国家的政治(利益)博弈。

亚历山大一世的拒绝让梁明困惑不已,他为什么回去拒绝?亚历山大一世有什么可以凭借的?使他有如此大的信心去赢得这一场同中华帝国之间的战争。难道仅仅是因为两处战场都距离俄罗斯本土近?是他们一百多年来精心经营地所在?

亚历山大一世很年轻,今年不过才三十岁,这个时候正是一个帝王血气旺盛的时候。在一些中华人,甚至是不少官员看来,这个远方偏僻小国国王之所以选择战争,应该是爱面子的缘故。

可同西方人打多了交道的人都不这么认为,西方人不是不要面子,但是同利益相比,他们往往选择的是后者。

梁明一丁点的心思都没放在这方面,既然沙俄选择了战争,那中华帝国就必须奉陪到底。他下了四个命令,第一,下令外蒙古总督刘晓~,征召更夫,以三倍地后勤运输量向前线运送弹药物质;第二,责令远东军团各部储存弹药物质,在冬季来临之前打一场大规模反攻;第三,命令新疆总督傅乾提取火枪五千支,大炮一百门,配给相应弹药,支援于三帐哈萨克;第四,驻疆国防军第十一军团及其附属一级备战。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地拒绝令梁明极其地不高兴。这不能不让他回忆起前世地种种因果。只要对中国地近现代史稍加了解地人。对于祖国北方地强邻。心中无不充满了恨意。中华在那位北方邻居手中吃了太多地苦头。可以说这两国之间地因果之重仅次于中国同曰本之间地。

既然你要打。那咱们就好好地打一上场!

好在上半年地税款大半数都已经到账。国库之中资金倒也不紧张。而且梁明还也特意从内之中拨出了一百万金元。专门用在对俄作战上。如此一来。西北用兵地款项就早早地凑了出来。让财政部心下暗暗欣喜地是。如果一切顺利。单凭那从内帑拨调出地一百万金元就足以支付此次战争地费用了。

物质调配。大军备战。这一切都自有官员去做。梁明虽然不是甩手掌柜。却也不用去操太多地心。趁着里外皆忙地时候。他着人找出了军情局欧洲署最新送达京城地一批情报。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去年下半年地。但还是让他早出了一点头绪。再于今年春季地情报相应征。梁明隐约间感觉到了亚历山大一世地底气所在。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十月份。西伯利亚地反击战已经快要结束了。因为漫长、酷寒地冬季已经来临了。

这一次反击战远东军干地非常漂亮。干净利落地击溃了西伯利亚俄军地主力。擒杀了其中地大部。如今远东军已经进至鄂毕河西岸。可以说只要杨垒愿意。大军完全可以打到乌拉尔山。

俄军在得到一万名精锐近卫军的支援后,实力复起,依仗着优势兵力再次杀了出来。远东军放弃了平坦开阔的普尔河流域,将主力集结在了其后易守难攻的塔河一线。在杨垒的指挥下,远东军依靠着坚固的防守和犀利的反击,很快稳定了塔河战线。

之后的一个月,两军拼人力、拼物质,战争进入了残酷的

。双方损失最大的还是数骑兵部队。远东军的第配属的数千蒙古骑兵,既要不断地游击俄军侧翼,又要应付凶悍的哥萨克骑兵,还要保护后勤运输,实在是极为辛苦。幸好对面的哥萨克骑兵在上次战役中损失惨重,实力削弱了很多,不然的话远东军就有的苦头受了。

时间进入九月,战场又有了新的变化。眼看冬季将要来临俄军主力全部压到了塔河一线,他们在等待时间。只要冬季到来,鄂毕湾一结冰,大批量的俄军就可以绕道冰面从右翼侧击塔河一线,而正面的俄军也不用再依靠木筏来运送兵力了,他们同样可以直接沿冰冻的河面向东岸进攻。

那样的话,兵力占优的俄军即便无法击溃远东军,但也能迫使远东军后撤。这一撤,就要撤到叶尼塞河东岸了!

对手的变化瞒不住杨垒敏锐的观察,这是一次己军的危机但同样也是一次破敌的良机。俄军主力都已经到了塔河西岸,后方留守必然空虚,如此就给了一个空子让杨垒钻。

同样是着手于鄂毕湾,杨垒抽出了两个整编团,三千人。每名战士除了背负五天的口粮外,剩下的就是大量的纸弹,他们乘木筏、独舟从塔河西面的喀拉海西去,绕过俄军布防的鄂毕湾(鄂毕河入海口),在亚马尔半岛登陆,然后大军一路南下席卷了兵力空虚的鄂毕河西岸。虽然没能消灭多少俄军,却是几乎毁灭了俄军整个后防区,无数的军火物质被摧毁,大批量的粮食被焚烧殆尽,还有一座座被付之一炬的城堡。甚至,还有越过鄂毕河在乌瓦罗夫反应过来之前,一路击破了十多个物质转运站,缴获的物质同样被毁坏一空。

鄂毕河东岸,叶尼塞河西岸,两河之间的广大地区一直是中俄两军交战的主要战场,原本生活在这里的斯拉夫人和大量的哥萨克人都已经撤到了鄂毕河西岸。如今后防区的海量物质被付之一炬,自然要影响到前线俄军的作战,特别是那些哥萨克人,在得知后放被袭击之后,几乎想马上就撤回去。

俄军总指挥乌瓦罗夫上将总算还有一些威信和明智,他知道俄军如果马上就撤回去极可能要遭受到重大损失。远东军只要用骑兵部队不停的袭扰俄军本部,步兵主力进逼俄军后卫,延缓俄军的撤退速度,只要等到俄军少量的物质储备消耗一空之后,那剩下的就是一场大屠杀。当然了,如果他们的运气好,哥萨克骑兵有能力抵挡对手骑兵部队的袭扰的话,俄军还是有可能安全回到鄂毕河东岸的。但即使那样,他们还要必须面对远东军偏师的阻截,若是消耗太多的时间,其结果还是一样的悲惨。

但是若是反过来呢?远东军团兵力本就不占优,如今又抽去了一部分部队,塔河东岸的力量更是削弱。若是在此时倾尽俄军主力,全力进攻塔河东岸,若是能够击破远东军,那岂不是……

这当然是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的,如果进攻失败的话,塔河东岸的三万多俄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乌瓦罗夫上将选择了后者。

从九月十日开始,六千哥萨克骑兵疯了似的缠绕着万余中华骑兵部队,余下的俄军三万步兵则是不顾一切的投入到了塔河的剿杀战当中。

这场血战从九月十日一直持续到二十日,整整十一天的搏杀,俄军死伤万余却最终还是没能越过塔河。弹药断绝的俄军趁着还有几天的粮食,赶紧撤出了塔河。

杨垒没有指挥步兵马上反击,而是让士气大振的骑兵部队沿途骚扰,他怕这次撤退是俄军玩的鬼把戏,两天后得到确切消息的杨垒率领六个还算整齐的步兵营开始了反击,沿途一直追到了苏尔古特。

乌瓦罗夫带领三千俄军死守苏尔古特,剩下的俄军则在四千多舍去了火枪之后的哥萨克骑兵的保护下向西突围。

苏尔古特守了两天,第一天时俄军就已经打光了子弹,在乌瓦罗夫的严令之下他们又死撑了一上午,第二天下午两千六百名俄军缴枪投降。乌瓦罗夫带着自己的卫队为沙俄奋战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一战最后生还的俄军步兵只有万余人,哥萨克骑兵也剩下了三千,实力大损的他们索性推入了乌拉尔山脉。这也意味着沙俄势力全部退出了西伯利亚。

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动向第20节 缘由十一章 中华朝见十七章 天津十九章 震惊三十二章 初战二十八章 文字狱前奏第22节 火炮二十六章 周折第25章 战后三十五章 收获一百一十三章 外交赤裸的利益二十一章 枪炮五十二章 京师暗雨二二十六章 周折一百零三章 真相尚不白第12章 席卷鲁东三十章 暗中跟踪五十二章 京师暗雨二第7章 化解一章 腐败的官场二十四章 移民第19节 天津卫一百零五章 不同寻常的夜晚四十六章 决战津南下三十八章 海战一八章 农院一百三十四章 三帐哈萨克一百三十章 中日江户条约五十六章 驱满一第18章 初战掖县一百零八父与子一第8章 这是战舰二十八章 文字狱前奏第10章 起义七十六章 大功告成三十七章 无奈之举血战辣子口四十章 海上行程三十七章 无奈之举血战辣子口第19节 天津卫第7章 化解第17节 王石死了三十八章 淡边激战上七十三章 祥瑞动乾隆十八章 处置六章 决定四十一章 海战四第29章 议商十五章 无题二章 假想九十二章 民心七十八章 绝地逃亡五章 学五十三章 流年表一五十三章 圆明园第22节 火炮六十五章 涿鹿二第19章 攻掖县第6章 清水教二十四节 飞渡三载中二十五章 歼敌六十八章 和四十六章 定南洋五章 凡尔赛宫三十七章 无奈之举血战辣子口十三章 援兵六十章 暹罗生事十二章 出毒招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三十五章 胜败之间克尤溪八十四章 燕京军校五章 学二十九章 一代战神三十四章 鏖战马六甲二一百三十九章 哈萨克近卫军二十四节 飞渡三载中七十二章 异宝显雾灵第5章 获利三十章 围观四十七章 决战津南续十七章 失职的后果一百四十八章 国防陆军十二章 硬仗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十五章 破敌一第9节 红糖二十八章 中美初会第21节 缘由二四十三章 大海战中十五章 征兵三十四章 鏖战马六甲二三十二章 中华海二十九章 血染禁书案五十五章 登基称帝七章 生活十一章 开打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奇寨三十七章 鏖战马六甲五十五章 征兵三十五章 鏖战马六甲三